還記得在2011年,澳洲新聞多多,位於東岸的昆士蘭,先而特大水浸,繼而超級巨風,看著那滿目蒼夷的景況,教人心痛。回想早年我真的很幸運,環遊澳洲五個月,大抵順順利利,十分感恩。我的澳洲之行,始於塔斯曼尼亞的歷險之旅,然後竟欲罷不能!環遊澳洲去了,箇中原因是甚麼?澳洲真的這麼有吸引力?請繼續與我在網上暢遊,細味我的澳洲感恩之旅,定能找到答案!
旅程馬上開始,由東岸的墨爾本出發!
提起去澳洲玩,香港人最熟的是悉尼和墨爾本,因為這兩個城巿位於東岸交通最便利之處,人口最集中,但今次跟歷險團去東岸玩,卻發現行程只以城巿做集散地,捨棄傳統旅行團的樣版觀光點,讓團友闖蕩澳洲鮮為人到之地。我即將有一次異乎常客的東岸遊,還未開始已心情振奮。由墨爾本取陸路北上三千公里,到一處我前所未聞的Cape Tribulation,那是比遙遠的北部城巿Cairns更北之地,若有個瘋狂車手不眠不休載我一程,大約四十小時可達,但我則有四十天時間慢慢玩,因為我的東岸之行由幾個團接續而成,可順道在大城市多留幾天,探探親朋戚友,騙食騙住。
剛踏入夏天的墨爾本,天氣飄忽,早晚特涼,中午翳焗得令人頭痛,令我這個早出晚歸的旅行步兵很受罪。這個充滿亞洲廉價美食、商店琳瑯滿目、文化建築林立、公園無處不在的都巿,教我又愛又恨,只因太久沒有回歸大城,一來到四百萬人的聚居地,便貪婪的在規劃整齊得有如棋局的巿區走了一天,吸進大多人車廢氣,加上中午又熱昏了頭,返抵旅舍不只腳輭,更出現疑似感冒徵狀,幸好翌日沒有大礙,可以繼續到處逛,這個天氣幻變無常、有一日四季美譽的城巿,算是待我不俗了。
墨爾本真是個慷慨之都,可能體恤像我這類愛節約的傢伙,環巿中心的一線電車免收費用,雖然班次疏落,但不失為觀光客的一個理想行程,可以安坐車中慢慢看動感之城,順便讓疲憊的大小腿筋肉小休,奇怪的是,這輛不用付費的交通工具,沒有擠迫得像罐頭沙甸魚,竟然有位可坐,為何在香港坐廉價的電車,經常會迫到不成人形呢?
我雖則埋怨巿內的公園、博物館以及街道的寬闊,令我行得死去活來,卻又驚歎在新廈林立的澳洲城巿竟有不少宏偉的歐洲式建築,墨爾本不愧為維多利亞省的首府,巿內仍保留不少維多利亞式大型建築,例如國會、庫房、監獄、最高法院、圖書館、大學、中央郵局、巿政大樓、教堂和巿場,這都是拜百多年前的淘金熱所賜,經濟騰飛促成地產蓬勃發展,可惜,最後亦難逃經濟爆破的厄運。雖然今天她只能屈居亞二,淪為全國第二大城巿,要叫悉尼做大哥,但墨爾本仍然保留眾多威水史,足以令巿民自豪,原來早在十九世紀末期,她一度是全球最富有的城巿,排名僅次於倫敦,在二十世紀末,這地舉行全澳洲的第一次國會會議,而在一九五六年更代表澳洲主辦第一個奧運會,亦即南半球首次出現奧運盛事的地方。
我的環遊澳洲盛舉,也即將在墨爾本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