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簡單不過,但氣氛濃得化不開。
澳洲原本是英國殖民地,所以留下不少殖民地遺風,例如英式下午茶 Devonshire Tea,名字似乎高檔,但食物異常基本,一般來說,僅得兩款──麵粉烤餅和番鬼佬奶茶,絶對比不上我們粵式茶樓的點心多姿多釆,不過,鬼佬用膳以環境取勝,諸如麵粉這種簡單的平民食材,一登山頂便身價十倍。然而,在塔斯曼尼亞,要享受一頓山頂海景貴族式下午茶,原來收費相當平民化,而且有巴士由巿中心直達,僅半小時車程,可以貫徹平民消費的精神。教我最懷念的一次悠閒 High Tea,就是在尼爾信山 Mount Nelson 的訊號山餐廳 Signal Hill Restaurant。
尼爾遜山只是一個小山,約三百四十米高,比起香港的太平山矮二百米,餐廳的晚膳價格高昂,但下午茶叫價卻不算太高,門口的擺放的黑板,寫著 Devonshire Tea 只售澳幣八元半,我這個背包客也可以豪一次。入座陽台一角,俯瞰海港美景,遠離凡俗喧鬧,換作在香港,這是有錢也買不到的福份,低頭一看圓圓的小餐桌上,鋪著熨得畢直、厚厚的簇新白枱布,竟有受寵若驚的感覺,才幫襯人家五十港元,可能還不夠洗燙枱布的開支哩,幸好枱上鋪了塊大玻璃,否則粗手粗腳的我,很有機會將白枱布變成大花面。
果然是間高級餐廳,不是快餐貨色,笑面迎人的侍應,煞有介事地,為我擺上一條摺得整整齊齊的潔白餐巾,再排放一份閃亮重磅的銀色刀叉,然後讓我靜靜地飽覽風景,良久才奉上茶食,雅緻的茶具、熱燙的烤餅、果醬和忌廉,本來極平凡的食物,在海景襯托下,頓時變得高貴起來,平日我慣常施展五爪金龍吃包點,這時也嚇得必恭必敬地拿起刀叉,裝模作樣,認真地演練餐桌禮儀。
吃罷糖茶甜點,血糖極速上升,正合一會兒徒步下山之旅。為免中年發福,美食之前或之後,我時刻告戒自己要借故多做運動,以免出現可怕的肥膏及三高──高脂肪、高膽固醇和高血壓。今次加插一項活動,就是參觀迷你資料館,因為餐廳位於訊號山,旁邊有免費展覽可看,增廣見聞。
還以為這個尼爾信山沒啥來頭,只是以某隻船的船員 Nelson 命名,可是那隻船卻大有來頭,就是英國皇家軍艦本特號 Bounty,若你去問熱愛航海的朋友,真是無人不知,為甚麼?原來在兩百多年前,這艘軍艦曾發生離奇叛變,事緣船長白賴 Bligh,奉命去大溪地找麵包果樹 Breadfruit Tree,給殖民地的奴隸作糧食,誰知後來部份船員迷上大溪地的軟肉溫香,不欲再跟隨嚴苛的白賴船長,竟在回程不久佔領本特號,更無良地將船長和其他船員推下小艇,讓他們自生自滅。而叛徒則接載著眾多大溪地美人,逃之夭夭,浪跡天涯,追尋天堂一般的生活,其中一部份則情願留在大溪地嘆世界。
大命的船長,率十多人航行三千多海哩返祖家,至於尋找天堂的船員又能否如願?留在大溪地的,遭英國緝拿歸案,而投奔怒海的,後來去了一個名為 Pitcairn 的小島隱居,又燒船以毁滅證據,Pitcairn 這小島是不是天堂般可愛,不得而知,好處是因為當時的航海地圖馬馬虎虎,將小島的位置搞錯,在茫茫大海,讓人找也找不著,叛徒似是人間蒸發,得以逃過法網。
如此驚險的尋夢故事,怪不得為航海發燒友所津津樂道。我天生膽小,吃一個精美的下午茶已覺得有如天堂一般的享受,不必定要去山頂靚餐廳,在香港能和三數友人邊談天說地邊慢慢吃,已覺好命得很,因為難得有機會不用返工,捱到天昏地暗。
下回預告: 7 教堂奇遇記
尼爾信山頂的風景不錯吧!
雪白的枱布襯托潔白的餐具,清雅脫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