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部的海岸線,浪影重重,千變萬化。
上回說起澳洲人也頗像我們中國人,是個嗜茶的民族,何故?因為我參加的另一個團──西南小型機之旅,機師也隨身帶同一個流動茶檔,讓旅客雖在短短半天的旅程中、在荒蕪之地也可嘆杯熱茶,提精醒腦。招呼如此周到,皆因旅客侷促在又嘈又窄的機艙,半小時之久才抵埗,任憑高空觀景多麼興奮,但仍壓不住暈機浪的自然反應,一落機便要飲茶定驚。
其實這個旅程是樂伯的一對夫婦朋友強力推薦的,他們對西南的野外景緻久久不能忘懷,由於崎嶇的山巒阻隔,車路難行,令西南地區人跡罕至,坐小型機去觀光較容易。少人去的地方,總是特別惹人遐思,我正是被他們說得心動,所以有此一行,但同團的另一女士,卻是因為被一本小說所吸引,是甚麼小說呢?竟有如斯威力?
那書名為荒郊之王 King of the Wilderness,誰那麼膽大包天,敢在自然界自封為王?原來這書是關於一位叫做 Deny King 的傳奇故事,King 是他的姓氏,此書取 King字的意思「皇帝」為名而已。 丹尼以塔斯曼尼亞的西南荒野為家,積極保育天然生態,其熱愛生命的精神,感染無數志同道合的人,作者在丹尼離世前不足一個月才認識他,深受丹尼對生命的熱誠所感動,執筆重塑他的動人故事,書名語帶相關,既道出其為人,也反映丹尼在保護大自然的崇高聲望。
坐小型機從荷巴特巿來西南部約半小時,但數十年前以至今時今日,由陸路到此,要攀山越嶺,可謂歷盡艱辛,我在高空所見的荷巴特海港,湛藍中一派祥和,巿區矮小的房屋擠密密麻麻,但飛行沒多久,已然遠離巿區,盡是翡翠綠的郊野,樂伯所居的蠔灣,在上空看起來更可愛,青葱的草坡依傍在蔚藍的海灣,多平靜的小區,再遠一點的水域,海面浮著一個個小白圈的,聽說是三文魚養殖區,每個景致都催促我按下快門,拍下難得一見的景像,奇怪的是,在塔斯曼尼亞這個偏遠之地,空氣雖則特別清新,但從高空鳥瞰,才發現這島像是霧鎖似的,鏡頭罩上一重迷茫,我還以為在香港才會這樣,因為受到珠三角工業發展,空氣因污染變得迷濛,希望今天的矇矓並非由於污染,而是受春季的薄霧影響吧。
越往西南飛,平伏的海面漸起波瀾,白色的浪花肆意沖刷海岸,自然營造的景物,比起巿區那邊的風景,倍是攝人,悠然起伏的翠綠山坡,化作壁面陡峭的石岩山巒,有點似電影「魔界」的場景,十分詭譎,試問安居在小鎮的人,怎會想到來此種地方落地生根?就是來一次也不容易,若由海路來,肯定要受驚濤駭浪之苦,但走陸路,似乎沒有車路可至,非要一步一步登山不可,想到七十年前丹尼隻身來西南生活,真是不可思議,毅力驚人。我在短程飛行後已頭暈得面無人色,落地時涼風來襲更覺全身打顫,若不是有先進的小型飛機,轉眼飛越萬水千山,我這名弱不禁風的城巿人,恐怕一生人也無機會來到丹尼的領土,一睹其遺風。
多得機師帶來那起死回生的熱茶和茶點,我的體溫和精神狀態很快便回復正常,生生猛猛繼續行程,大家一定以為我沒吃早餐,引致血糖低而弄得周身不妥,我其實有吃,只是為防暈機浪嘔吐大出洋相,僅吃半飽。雖然深入大自然,可是一眾客人都躲在 Melaleuca 保育中心吃茶點,免捱西南風之苦,別譏笑我們捱不起風吹日曬,皆因這時身在南半球,這兒的西南風就好比在香港天冷時吹的西北風,寒氣入骨,而且這種風是由南極大雪櫃速遞送到,風為百邪之長,避得一時得一時。
由於少人來訪,保育中心不只細小,展覽有點陳舊,最大的賣點,就是一個室內瞭望台,用來看鸚鵡,這種鸚鵡正是丹尼發現的,肚子橙色,是高度瀕危生物,十分珍貴,牠們幸好遇上丹尼這樣的有心人,他終日遊走在這兒的每個山頭,踏遍每條溪澗,細意觀賞一草一木,一禽一鳥,但凡發現罕有品種,都詳細紀錄,於是才曉得西南區有這稀世之寶,讓國人以至世人來悉心保護牠們,亦因為丹尼,這區登上世界自然遺產之列.其實丹尼在科學界也相當聞名,因他在這地發現一些世上最古老的植物,其中一種有三萬八千年歷史,可惜已經絶種,丹尼的貢獻,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,令他名垂青史,有些植物更以他命名哩。
半天之旅,時間所限,沒機會踏上遠足徑,尋找丹尼昔日的足跡,只是跟著機師,登上快船,俊朗的飛機師搖身一變,變了船家,帶我們在湖中飛弛。隔岸觀草,天曉得那些是甚麼植物,我們的領航員看來相當沉默,若是丹尼在此,肯定有趣得多,否則他怎能打動異地女友芳心,寫了近十年情信,勸她來天堂一般的郊野小住,聽鳥語、薰花香,與溫心的落日共醉西山?丹尼把這一切都烙在女友的心坎,教她苦苦掙扎許多年,最後決心放棄繁華都巿,與愛人隱居深山。西南的寧靜有多迷人?機師停下高速摩打,讓小船緩緩前行,我們立時墮進一片寧謐,湖水綻放一個又一個漣漪,灰綠主調的西南一角,雖帶著荒涼,卻有說不出的安穩舒泰,是因為這地未被勾心鬥角的靈魂滋擾吧。
我們在 Port Davey 疾駛快船,希望沒有騷擾丹尼在天之靈,若今天他還住這裡的話,肯定會給觀光客煩死,誰能按捺得住,走過他的小木屋時,不在小窗戶探頭探腦,一窺內裡乾坤?在深山搭建木屋,好不容易,內裡雖然地方淺窄,可是看來並不簡陋,還有一具鋼琴,屋旁有個迷你碼頭,仍繫著一隻小船,這屋似未荒廢,聽聞後人有時仍會回來小住,我想,有丹尼這位獨特的父親,他們在這裡一定有個非凡的童年歲月,怎能不回來緬懷一番?
丹尼締造了傳奇一生,殊不簡單,說起來,他本來是 Huon Valley 的農民之後,命中駐定要和農地連在一塊,可是,他卻遠走西南,憑著一雙手,建立小王國,可是他並沒有一位顯赫的爸爸引領,他父親查理只告訴他一句金石良言:
「動腦筋去檢視雙眼所見的,就是教育的真諦。」
‘Seeing with your mind what your eyes are looking at is an education on its own.’
多麼簡單顯淺的道理,持之力行,受用終身,真正的教育,原來不在高等學府,而是在乎自身,在沒有俗世煩擾之地,丹尼更能集中精神,放眼一切,動腦分析,終於發現稀世奇珍。然而我們生在城巿中的一代,沒有一刻寧靜,經常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多少人終其一生,庸庸碌碌?偶有時間能衝出香港,過過另類生活,已甚感恩,幾許能像丹尼那樣,自創新天地?
我當然不屬丹尼那個層次,因為一怕吃苦二怕死,有機會獨個勇闖澳洲已很感恩,既然有上帝眷顧,一於豁了出去,試試六日五夜的歷險團 Adventure Tour,周遊塔斯曼尼亞,這次經歷有幾險?請看下回分解。
下回預告: 14 首次參加歷險團
睇過這部關於丹尼的書,你也可能有衝動一闖塔斯曼尼亞西南部。
坐小型飛機去西南部,半小時航程,卻令人大暈機浪。
西南部特別寒冷,出發前記得加衣。
由荷巴特巿升空,今天天藍,美好的開始!
兒是Kettering,樂伯的家就在附近。
海面的圈圈,是三文魚場。
經過西南的波濤洶湧的海岸,仿似進入魔界。
飛機師變身船家,帶團友遊船河。
坐快艇飛馳於此河道,感覺冰爽!
我們這群不速之客,打破這兒的平靜,罪過罪過!
在這人跡罕至之地,原來早有艇戶駐紮。
機師關掉船的引擎,讓我們感受世上難得的寧靜。
丹尼故居在深山,在那些年,是他和愛人真真正正的二人世界。
內裡收拾整齊,並未荒置。
再偷窺屋內另一角,尋幽探秘。
丹尼的私人碼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