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上忽遇奇景,一座龐然大物冉冉而來。
三 勇闖澳洲中部(愛麗絲泉- 阿德雷德)
第六天 神秘的哥達雨綫
距離是日最終目的地阿德雷德只有二百公里,難怪今天我們可以嘆慢板了,七時才驅車上路,先去看文化遺跡,在澳洲一提起這種活動,人人心裡有數,十居其九是看土著壁畫,這回也不例外,只是名字有別而已,叫做瑤林寶拉山洞 Yourambulla Caves,去到現場,發覺尚有一個特別之處,就是洞穴並非像我們沿途所見的那樣,位於平地,而是要登高,還得拾級而上,令人有點氣喘,但所見壁畫的畫風並無多大分別,團友怱怱的來,怱怱的去,完全提不起勁。
這團的行程高潮盡在開頭三天,往後的景點一天比一天沉悶,Bryan 又如何力挽狂瀾呢?況且有些景點,可說是「視而不見」,如此古怪,是甚麼來的?就是哥達的綫 Goyder’s Line,這條綫有何特別呢?Bryan 說我們的車子剛剛駛過這一條綫,我探頭探腦四圍看,也看不出個所以然,原來南澳洲有位仁兄哥達大觀察,他發現每年降雨少於二百五十毫米的區域,不宜耕作,只可畜牧,並將此心得告之農民,可惜部分人不理勸諭,因而蒙受損失,如今在「哥達的綫」以北,尚有許多荒置農舍,見證哥達所言非虛,可惜 Bryan 駕的不是飛機,若從空中觀看,說不定可見綠田園和黃枯草那樣涇渭分別的奇景。
哥達的神秘雨綫,雖然望之不得見,但無意中卻活化了死氣沉沉的旅程,原因何在?因為人之所大欲,是口腹之故,我們進了生機勃勃的南澳農業區,這兒多的是葡萄園,每年為愛好紅酒的國民提供價廉物美的佳釀,不少遊人都慕名而至,試試土產。領隊 Bryan 不是吧,才上午十時,竟在 Stone Hut 酒庄剎車,率眾入內,晨早流流飲酒,太刺激了吧?
實在是一場誤會,他乃是讓大家品嚐這裡最聞名的肉批,新鮮熱辣,可惜我尚未消化肚裡的早餐,只好看著團友開懷大吃,本來我也想來一杯蘋果酒試試,當作消消滯,但他們的 Apple Cider 含酒精達百分之十七,豈不是比紅酒更厲害?還是不喝為妙。
然而,在產酒區穿梭,能逃得過飲酒的命運嗎?領隊為我們安排的最後一個節目,就是遊澳洲其中一個最早發蹟的釀酒區,名為嘉兒谷 Clare Valley,此地盛產雷司令葡萄 Riesling,此葡萄的原產地不是澳洲,而是德國萊茵區,至於 Bryan 帶我們去參觀的酒庄,也並非由澳洲人創辦,而是澳地利人,這群熱愛釀酒的是何許人,何以遠道來此地開酒庄呢?
原來他們是耶穌會教士 Jesuits,因為追求宗教自由,在十九世紀中移居到此,買地創業,並以羅馬七山區 Seven Hill District 為名,稱之為七山葡萄園,他們出產的目的,本來並不是為了滿足一般酒徒,而是供應澳洲的天主教徒,釀酒的地窖,更是由教士親手挖掘。這家在嘉兒谷最古老的酒園,如今設有小型展覽,將製酒的古舊工具,開放給遊人參觀,我們來到酒庄,原來不是為了試酒,而是看那蒙塵的展品,以及那由血汗挖成的地洞。走在地窖,頓感冰涼而莊嚴,鑽返地面,邁步庄園外的大草地,忽覺恬潔閒適、光明溫暖,多得 Bryan 這位不一樣的領隊,帶我們去這一家不同凡品的酒園。
一百二十公里外的阿德雷德,是另一派繁華景像,今天旅程暫告結束,明天小休一日,後天繼續未完的行程 ─ 由此地到墨爾本三天之旅。
阿德雷德食店林立,今晚沒有 Bryan 這位伙頭大將軍照顧,也不愁沒好吃的,然而 Bryan 沒有從我們身邊消失,他熱情地說,要帶我們去吃美食,那是他的至愛,保證又平又靚。
甚麼地道美食呢?我和幾位團友十分好奇,隨著我們的卸任領隊,從人煙稀少的背包旅店區,徒步至人頭湧湧的食街,穿過芸芸食肆,最後在一家小小的中餐館駐足,幾個人幾經辛苦擠進鋪子,圍坐一張小圓摺枱,有點擠逼,原來 Bryan 的至愛,就是唐餐,他眼中的美食是甚麼?檸檬雞 Lemon Chicken,食味如何?酸甜香脆,但雞味久奉,絶對是騙鬼佬的變種中菜!
下回預告:
四 勇闖澳洲南部
用大貨車搬屋,好方便啊!
瑤林寶拉山洞,有點高不可攀。幸好加建了梯級,否則便要攀石而上。
行樓梯行到索氣,仍未到頂,究竟上面有甚麼好看?
這些符號有甚麼意思呢?
原來是土著在穴裡畫了些符號。
旁邊有說明,有興趣可以慢慢看。
從瑤林寶拉山洞俯瞰遠方,很開揚,風景不錯。
來來來,看看這個地標,解說哥達的綫。
量地官哥達一早發現,每年降雨少於250mm的地區,不宜耕作,信者得救。
來到Stone Hut酒庄,主要不是試酒,而是看展館。
這個就是當年的教士們親手開掘的酒窖。
酒窖清清涼涼,有點中世紀氣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