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日未天光便來這兒集合,好彩旅行社就在背包客舍附近,看這店的樣子,不似會把我賣豬仔吧。
一 勇闖澳洲東岸 (悉尼 - 開恩茲)
澳洲東岸的城巿,我只數得出四個 ─ 悉尼、墨爾本、布里斯班和開恩茲,然而,長逾三千公里、面向太平洋的澳洲海岸,又豈只四個城巿?原來其中暗藏不少特色小城,尤其沿昆士蘭沿海一帶,事關那兒是海洋奇觀大堡礁的地頭,少不了怡人的沙灘之城,只是,除了玩水之外,還有甚麼看頭?這當然是我這個忌水之人的頭號問題。
為了遍遊澳洲大陸,我參加了一連串冒險團,由悉尼至北端的開恩茲才是第二團,我有點擔心,因為首次去這麼長時間的艱苦團,足足兩星期的三千公里陸路遊,怕中途會捱不住要打退堂鼓,浪費兩千澳元的團費,加上有不少水上活動,例如學滑浪板和航海,更是要了我的命,幸好尚有其他特色景點,例如全世界最大的沙島、峽谷、牛場和鱷魚場等。既來之則安之,人生有幾多次踏遍澳洲呢?一於見步行步。
第一天 速學滑浪板
清晨,和廿位年輕人塞進旅遊麵包車,車身的標誌不是我熟悉的冒險團 ─ Adventure Tour,而是澳洲經驗 Oz Experience,莫非我給人賣了豬仔?其實沒那麼嚴重,這是澳洲背包旅行團的夥伴經營方式,因澳洲地域太大,難以獨家覆蓋所有旅遊路綫,故此各區的旅行社願意分工,而東岸一帶,澳洲經驗可說雄霸一方,一路上常會踫到他們的車隊。
領隊是一頭鬈毛金髮的 Scot,年輕俊俏,若不是坐在司機座上,會誤當他是背包客,可憐睡眼惺忪的他,天未光就要開工,但仍要裝作精神亢奮,迎接首個任務 ─ 避開繁忙時間的大塞車,帶眾人衝出悉尼,然後駕五小時車往 Coffs Harbour,那裡有滑浪板教練等著我們,傳授即學即用的滑浪心得。
為增加親切感,Scot 請眾人叫他的花名 Steady,我以為澳洲的導遊愛以動物做綽號,原來可以千奇百怪,雖然未知其人,大抵從花名可估到一二,Steady 意指穩定可靠,希望人如其名,未來兩周有個可靠的領隊,就是萬幸。
我天生小器 ─ 容易內急,常要找洗手間,所以怕坐長途車,但在澳洲會較寬心,因為公路多的是油站,必定有方便之門,加上導遊都計劃周到,每兩小時總會找個小休站,讓車內像監犯的旅客解放一下,十分人道,先進如澳洲這種地,就算在看似渺無人煙之地,總會有油站和小食店恭候,滿足飢腸和饞嘴。別小看冰凍汽水、冰淇淋、薯片和糖果對荷包的殺傷力,事關每天總要小休數次,不少省吃儉用的背包客,因受不住長途車的苦悶和懊熱的夏日,慳囊盡破,幾天過後,才發覺耗掉過百澳元買了無無謂謂的零食,後悔無比。
急於小休的人,這次不是我,而是 Scot,剛離開駕駛席,他便一手香煙、一手飲品,看他骨碌骨碌地喝著狀似紅牛的提神飲品,我不禁為他、也為全車人擔心。在悉尼這個大城巿工作,壓力一定很大,我來澳洲跟了幾個冒險團,還是第一次遇上抽煙的領隊,這位應該一身活力的年青人,還未到中午,就疲態畢露,還有漫長的兩周、遙遙三千里路在前頭,他能撐得到麼?我開始領悟人家叫他 Steady 的深層意思 ─ 老兄,千萬要定啲、定啲,別捱到手震腳震,否則會搞到我心震。
旅行單張明明說,滑浪營地距悉尼五小時車程,我們由清早六時半集合,抵埗竟已下午四時半,怎麼搞的?悉尼太塞車?小休太多太長?真是仿如隔世,幸而最後終於到了,年青團友無奈的臉龐,瞬間被眼前的陽光和海灘激活,可是我下車後看到最難忘的鏡頭,並不是藍色的大海,而是旅遊車的撞風玻璃後,在司機位的那一邊,堆了四、五個同一品牌的空罐子,我驚訝 Scot 飲了那麼多來提神,真懷疑會否喝出人命。
當務之急,還是先為自己的老命打算一下,怕水但又孤寒的我,要面臨最後抉擇,因為團費包含學費,不學實在太浪費,人生第一次來滑浪,應豁了出去試一試吧, 但又擔心首日行程便搞出人命,掃興之極,而且又不想勉強自己,終於決定不落水,即管跟教練去沙灘,在岸邊學習理論課,算是不枉此行。快要日落西山,面對我們這班遲大到的烏合之眾,教練和工作人員幾番催促,眾人才換過泳裝,合力搬沉重的滑浪板步往海邊。站在無遮無擋的沙灘,我終於領略遲到的好處,太陽的熾熱,開始敵不過海風的清涼,我毋需因熱浪而汗流浹背,也毋用因不敢下水而汗顏。
身型短小、一身黑色 Wet suit 的教練,向著排成半月形的新生,示範玩滑浪板的技法,簡單來說,就是先趴下來,全身緊貼滑浪板,但其中一隻腳要曲著,準備隨時撐起全身,側側身半蹲在板上,伸開雙手放兩旁扮作平衡,便算大功告成。在沙灘趴上趴下當然無問題,但要浮在海浪上來做這動作,便大費周張,以我這麼雞手鴨腳,跌落水之後,想爬回板上也難,棄權真是明智之舉,我最好奇是,為何大海茫茫,滑浪板總不丟失,而且無論多大浪,滑浪健兒雙腳像有鈎似的,牢牢貼在板上,就算被巨浪蓋過後,仍然屹立不倒,為甚麼呢?原來板上附有索帶,用來繫著腳腕,所以人掉進海中,也不怕滑浪板會沖走,不過板面並沒有鈎或其他機關,健兒全靠腰力腳力,才能長時間屹立不倒,這當然要靠不懈的毅力和鍛鍊,我們這班急就章的門外漢,像小孩玩水而已,完全沒有看頭。
全日最好看的一刻,是由教練精心策劃的群照,下海之前,人人龍精虎猛,手持七彩滑浪板,背著浪花一字排開,十分威武,與之後頻頻墮海的落魄成強烈對比。我絶不後悔只上理論課,沒有做實習生,我那來這麼多精力趴在海上等浪到,然後膽顫心驚站起來?就算僥倖撐得起,只怕下個浪未來到,我便腳顫到仆進海裡,未到兩個循環,就算未淹死都必定累死,何苦呢?真佩服年輕人樂此不疲向海浪挑戰,我還是輕輕鬆返營舍等飯吃吧。
八人一房的生涯,我早有心理準備,最討厭的是只有一個廁所,無論人有三急、洗澡或漱口都要排長龍,經常行色怱怱的背包客,那來這麼多時間等廁所?算了,好歹捱一晚便是。其實多點捱苦也有好處,做人會包容一些,自然也開心一些。
下回預告:8 激玩大膠波
坐了一整天車,終於到了滑浪營地Mojo Surf Camp,滑浪板頗重,要兩個身型健碩的鬼妹合力抬。
教練示範滑浪基本功,第一:要識點樣趴,注意,左腳要微曲,可以一撐即起。
第二:撐起之後,要維持半蹲狀態等浪到,少D腳骨力都唔掂。
第三:巨浪湧至,趁勢起身,最重要保持平衡,盡量不要掉下海。
大家明未?萬一跌落水也不怕,右腳有條繩連住滑浪板,唔怕俾大浪沖走。
新丁大合照,幾威猛喎!
搞咗一輪,不見人滑浪,只見浪玩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