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邦邦的麵包果,點食好呢?
以前從未親眼見過麵包果,在南太平洋小島初次相逢,這果比手掌長一些,形狀似蜜瓜但稍為長身一點,表皮像柚子但凹凸不平,硬如堅石,一點也不像麵包,不知應該怎樣吃,我們估計,可能要等多幾天,熟了才會稔一些吧。
耐心地等了四、五天,見它的顏色變得黃多於綠,開始轉啡色,而且稔稔地,我和阿琴決定切開來試食,如果真的似麵包就好了,這個島周圍多的是芒果樹和麵包樹,食之不盡啦!不用再擔心落街冇錢買麵包,或者有錢冇麵包可買了!
淡黃色的果肉看來確有少少似麵包,味道甜甜地,不過還很硬,應該未熟,不好吃,但棄之可惜,為免浪費,不如嘗試加工做下實驗,希望可以食落肚。
我將其一小部分切細粒,用熱水滾一下,很快變得很軟滑,似乎很適合做甜品,於是加了點糖和罐頭椰汁,和少許粟米粒,熱食很可口,冰了才吃更正斗。
阿琴覺得這個東西幾似薯仔,所以試下將其餘的切大件加水烚之,然後加點奶做成薯蓉一樣,另外將免治牛肉和切了粒的紅蘿蔔跟洋葱炒軟炒香,調好味道之後放在焗盤裡,再鋪上一層麵包果蓉,上面再灑芝士碎然後焗之,活像英式牧童批 Shepherd Pie,可惜妹夫卻潑冷水,認為麵包果味甜,吃起來怪怪的,但我和阿琴就吃得很滋味。
後來,我在澳洲旅遊,參加試菓會時,試過一種更和味的食法,主人把它切薄片灑上調味粉,例如鹽、黑椒粉、紅甜椒粉、五味粉,然後用一百八十度火焗半小時,拿出來反轉,再灑一遍調味粉焗半個鐘,出爐後稍為攤涼才吃,更覺脆卜卜,比薯片更惹味!
下回預告:1.13 揚帆去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