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我扮扮森巴女郎,成頭水果好搞笑!
第五十二至五十五天 里約熱熱熱內盧
Day 52-55 Paraty - Rio de Janeiro
八星期的南美ABC之旅到了尾聲,跟著阿碧由智利開始闖蕩南美,經阿根廷、烏拉圭到巴西,轉眼兩個月,如今坐在加百列高大的木頭巴士上,沿Paraty的海岸,終於輾轉進到終點:里約熱內盧,真令我百感交雜,又喜又悲,人在旅途,到了最後一站,總不免有這種例牌感覺,老是不想返回香港的現實,但願我可以學得更加瀟灑,試下一揮衣袖,不帶走巴西的一片雲彩。奈何里約熱內盧真的地如其名,像個耐熱的火爐,弄得人人熱到要穿背心,想揾隻衣袖來揮揮也難。
從海旁的高架天橋駛往巿中心區,最吸引我的,並不是無敵海景,而是錯落的葡萄牙式宏偉建築,說起來真要多得拿破崙,為甚麼在南美的景物竟與這位歐洲勇將有關?因為二百年前他勢於破竹,大軍直壓葡萄牙國境,嚇得葡國王室要暫避風頭,將政府遷往南美的殖民地巴西,搬到那裡?正正選中里約熱內盧,這個名字是音譯,外文喚作Rio de Janeiro,Rio意即河流,而Janeiro就是一月,這城市實在叫做一月河,若果當年,即一五O二年,那位葡國探險家遲多十幾日才發現這地,恐怕會叫她做二月河了,對了,就是那位中國著名作家的筆名。其實葡國探險仁兄可能太過興奮,擺了個烏龍,事關這兒根本不是條河,而是個海灣,但將錯就錯,不叫一月灣,長喚一月河。
由於歷史的陰差陽錯,南美寂寂無名的小城里約熱內盧,由一八O八至二二年,成為葡萄牙帝國的政治重心,巿內還留下醒目的大型建築,例如總督官邸、大教堂、博物館、劇院和圖書館等,在一九六O年遷都往巴西利亞之前,里約熱內盧一直都是巴西的首都。
眼利利的加百列,一邊開車,一邊注意到天橋下的奇景,高聲叫我們觀看,原來有花車製作工廠在趕工,迎接嘉年華,因為這年的盛會,一踏入二月便舉行,比往年提早了,要佈置近一百架大型花車赴會,是個不小的工程。
巴西嘉年華的節期,為何年年不同呢?原來箇中有段古,和復活節有密切關係,早於一八四O年,巴西便舉行第一次的嘉年華,由於當地人主要信奉羅馬天主教,所以在復活節前要守四旬節齋期,合共四十天,為的是紀念主耶穌釘十架救贖世人,故此信徒在此期間,要過著禁慾克己的生活,嚴禁享樂,惟在受苦受難之前,快樂的巴西人選擇狂歡一番,於是在四旬節之前兩星期,先來個大派對,可謂甘盡苦來。
由於復活節是因應春分和滿月來計算,相當科學化,然而不免年年有別,故此巴西嘉年華的日期那麼飄忽,但大抵都會在二月舉行。(註:一般來說,三月二十一日是春分,日夜的長短相若,由春分後的第一個圓月起計,首個星期日便是復活節,但若首個滿月在周日,復活節則推延至下星期日。)
盼望狂歡節到來,可能要等上一年,但在里約熱內盧想看世界七大新奇蹟──基督救世像,則是輕而易舉,當車子進入巿區,遠遠便可見到聳立在山上的耶穌像迎接我們,這個全世界最高的耶穌像,高達三十米,張開的雙臂長二十八米,於一九三一年建成,遠看就像個高懸的十字架。這個新奇蹟的封號,緣於近年一個瑞士的私人組織發起選舉,不過由於只有網上和電話投票,新的世界奇蹟之選舉結果,被質疑有欠公允。無論如何,據聖經記載,耶穌在世上所行的神蹟之多之奇,毋須選舉,肯定居於世界之首,諸如叫瞎子看見、跛子行路、治大麻瘋、起死回生,可惜耶穌好事做盡,最後竟遭世人恩將仇報,幸而天父彰顯更大奇蹟,讓愛兒復活升天;還有奇中之奇,就是我等罪人若肯悔改,可一同上天堂享永生之樂,恩典何等浩瀚!
夕陽西下,我於酒店天臺遙望基督像,看衪無時無刻舒展臂膀,等候罪人轉回。凝神望著雲彩幻變中的基督,縱使身在異鄉,心裡也滿有說不出的平安。烈日當空,我登山近距離訪基督像,看衪慈愛温柔的眼神,無分彼此地注視每個遊人,可是當中有多少人會接受衪的愛,為衪對世人所作的犧牲而觸動?我抬頭欲細賞衪的慈顏,卻被烈日刺得目眩,不禁想起當年逼迫耶穌和信徒的保羅,遭遇天降神奇白光,失明三天後猛然悔過,窮畢生之力傳揚真理,拯救像我這樣的外邦人,他不只顛沛流離,受盡毒打和坐牢的苦難,最後更為主殉道。我環顧這個人頭湧湧的景點,遊客袒胸露臂或髀,嘻嘻哈哈忙於和基督像合照,彷彿在開大派對,唉,有多少人在記念著十字架的救恩?
上空不斷有直升機盤旋,鳥瞰基督像,其實在耶穌腳座前舉目而視,景色已很不錯,可遠眺密集的城市、米白的沙灘和弛名的麵包山Sugarloaf,何必破費坐豪華交通工具哩。
去麵包山坐大型吊車更爽,沿途細看這個佇立在海邊,形狀古怪得似個朱古力糯米糍的巨石,然後登上四百米高的山頂吹吹海風,飽覽遙遙相對的基督像,以及里約熱內盧全景之餘,又可居高望遠,仔細搜尋下一個攻略點。
是北邊的足球館?還是南邊的靚沙灘?都不是,而是毗鄰沙灘、依山而建、全巿最大的貧民窟Rocinha,若不是領隊阿碧強力推薦,我怎會花費二百多港元去看窮竇呢?皆因她說這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,部分團費會用來改善當地民生,好吧,隨大夥跟社工兼導遊路易士Luiz,去逛逛他的老家吧,聞說這貧民窟歷史悠久,早在一九二O已有人聚居。
半山區在香港屬高級住宅,可是在里約熱內盧卻相反,乃窮人聚居之地,雖然巴西地大物博,但此地卻出奇擠迫,僅一平方公里的面積,人口高達二十萬,有幾迫?比對一下該巿的人口密度可見一斑,平均每平方公里住五個人而已,為了返工可以省點車費,這類超高密度的貧民窟,都集中建在巿區,全巿有多達七百五十個大大小小的窮竇,反映貧富懸殊問題相當嚴重。
上午時分,十個團友齊集村口,當路易士講解逛窮竇須知時,發覺一位斯文男團友戰戰兢兢地,將背囊從後面移到胸前,便馬上勸止,何解阻止呢?在陌生環境應小心財物呀,誰知路易士說:這裡是全巿最安全的地方,人們不會希罕你的東西,因為他們做的是大買賣。
大買賣,即是賣毒品和槍械,路易士壓著嗓子說,昨天帶團時,一共目擊三宗毒品交易,而在這裡負責維持治安的,並非警察,而是黑社會,所以他鄭重告誡各人,在區內拍照,基本上沒有問題,不過當他一聲令下,一定要立刻停止,否則後果自負,須知道里約熱內盧槍殺案驚人,每天曾有十多宗。
吓!簡直危機四伏,幹嗎還說安全?
我帶著又驚又想八卦的心情,開始貧民窟驚險之旅。首先面對的危機,是搭電單車尾上半山,然後踱步下山觀光。我一世人都未坐過電單車,坐在車尾已覺十分刺激,加上沒有頭盔,司機又高速地在盤山路上奔馳,像頭文字D般掟彎,更覺驚險萬分。我想偷看車速,一瞥之下,車速標竟是壞的,這部殘舊的電單車究竟可不可靠?還未驚完,司機又在大車小車中穿來插去,忽然迎頭冒出一輛貨車,嚇得我在十分鐘不到的車程,心跳加速兼標冷汗,死了不少細胞。
到了半山集隊,路易士自豪地掃視街頭,告訴我們區內環境已改善很多,政府有定期派人來清理垃圾。是麼?真的好了許多?我半信半疑,尤其當舉頭望見電燈柱上星羅密佈、放射式的電線,還厲害過未清拆前的九龍城寨,再低頭望那破爛又凹凸不平的斜路,我真擔心會行差踏錯仆崩鼻,面對這第二個危機,只得步步為營,緊隨路易士龐大的身軀,閃進旁邊濕滑的小巷,向著兩、三層高的矮屋叢進發。
路易士的T恤,印有醒目的標語:做個本地人Be a Local,提醒我們這些遊客,別冷眼旁觀,應體察民情,積極參與,做個有責任感的旅客,不要只顧吃喝玩樂,這雖然不符合一般香港人的旅行心態,但似乎頗具意義,無妨一試。節目一:落街買麵包,一團人幾乎迫爆小小的麵包舖,各款蛋糕和包點,抵食夾大件。節目二:上樓買藝術品,土產藝術家的特色畫風,將有如火柴盒層層疊疊、灰灰暗暗的貧民窟,化成色彩亮麗的油畫,我團靚女愛不釋手,爭相採購。節目三:街頭小樂隊,四個甚有音樂細胞的小童,反轉洗衣粉大膠桶,當作大鼓敲打;自製金屬搖鼓,又吹著哨子,有板有眼地模仿嘉年華的樂隊,演出節奏明快的鼓樂;更有吃奶嘴B仔,同場扭著屁股跳熱舞助慶,逗得團友想給打賞,卻遭路易士阻止,為免養成他們不務正業的心態。
提起萬惡的金錢,路易士激憤地埋怨,造成貧民窟和槍殺成風,皆因有錢人生活靡爛,何解呢?因他們願出高價買毒品,貧民窟遂出現挺而走險之徒,販毒為生,賺得厚利,便買槍武裝起來,形成惡性循環。里約熱內盧風光的背後,實有不少黑暗故事。
離開巴西在即,可是我還有一個心事未了,就是去學正宗森巴舞,在這裡的最後一晚,適逢周末,正是森巴舞學校的上課日,這種跳舞學校奇怪得很,要半夜才開班,而且學校多數設於北區,距離我們住的巿中心很遠,經過貧民窟一役的教化,我的團友們都無意半夜出動,我女人之家,怎敢一個人夜媽媽勇闖里約熱內盧呢?
一於再跟本地團,夜訪森巴舞學校,雖然收費略貴,但有領隊全程關照,包接包送,安全至上。兩架小巴共二十多人,緊跟著黑眼圈的領隊李奧殺入森巴舞學校,也難怪他又瘦又面青青,事關深夜十一時多還要帶團,而且又要捱通宵,因為大家約定零晨三時才離去。為何李奧願意捱更抵夜?一看售票處的票價,我便心裡有數,原來入場券每位二十元,但我付的團費是六十五,利錢如此深,怪不得李奧肯捱夜。
跟著李奧通過一度又一度的鐵閘,為可以正式入學而心情振奮,但一看這學校的格局,腦子即時冒出疑團,因為這裡根本不像學校,因為並無班房,就好像一幢沒有間格、樓底三層高、近一萬平方呎的工廠大廈,場中人頭湧湧,起碼有過千人,我問李奧,老師在那裡?人這麼多,怎學呀?他的答話聲全被震耳欲聾的音樂淹沒,煩得我眉頭打結,最後,我只聽到他無奈地說一句:鼓聲響起,妳自然會明白。
人如潮至,場中的空隙漸漸填滿,冷氣似無還有,為免呼吸困難,我退到牆邊,找個人少少的位置,靜觀其變。場內有兩支樂隊,每隊有幾十人,設在地面的一隊,負責歌唱部份,位於二樓露台上的敲擊樂團才是全場主角,數十位樂師,分別守著大、中、小鼓,還有些拿著金屬搖鼓,陣容鼎盛。踏入午夜十二時,終於爆出一陣醒神的鼓聲,很有巴西嘉年華的感覺,台下數千人興奮尖呼、吹口哨,手舞足蹈,今晚全場就是等待這一刻降臨,森巴課終於正式開始,咦?老師在哪?
一位長髮的濃妝艷女在我眼前經過,穿著比堅尼上裝、超迷你裙的她,一身古銅色肌膚,雙腿極修長,纖腰幾及我的胸口,教我的眼睛難以走漏她驕人的上圍,看她一扭一擺地踩著四吋高跟鞋翩然步遠,才驚覺她的八月十五,比我的頭還要大,而且是以每邊而言,此姝身段真個十分誇張。未幾司儀宣佈,森巴舞皇后駕到!原來正是艷女,這時她已身處二樓露台正中,那特設的小陽台,雖只是個十多平方公呎的小小玻璃框,但足以夠伊人隨鼓樂激舞,千姿百態,於是我出盡金精火眼偷師,看了整整一個小時。我的結論是,原來學森巴舞和學探戈有很大分別,只要耳濡目染,根本毋須老師貼身教授。
綜合我的觀察,森巴舞說難不難,因為沒有一套既定的步法,腳法很簡單,像滾水熝腳,又似踩死蟻,速度要快而頻密,屁股隨腰肢兩邊扭動,兩臂似基督像般伸長,十指鬆開,最緊要露齒而笑,不過,要不停地跳,還要跳出個韻律來,也不容易,全場除了我之外,相信無人會介懷舞姿夠不夠正宗,看那幾歲小童,以至幾十歲的阿婆阿伯,齊齊狂歡,越夜越精神,學校其實像個街坊會,來玩的多數是本地人,並不限於嘉年華會期間才人丁旺盛,全年的周末都通宵營業,李奧帶我們來這裡,因為這是全巿最大,估計全場有五千舞客,巿內約有一百家大小不同的學校,不愧是森巴舞之都。
這個晚上,我在里約熱內盧留下一個遺憾──只看不跳;勢估不到,來到森巴舞之都,我最終竟然乾巴巴在一旁看熱鬧,足足三小時,不敢踏出舞池一步,我以為經南美一行,已把自已訓練得很勇,原來骨子裡仍然那麼不濟,連放開懷抱跳跳舞也會膽怯,心底裡總覺得沒有正統地學過森巴舞,亂跳一通很失禮,李奧更正我的古板的心態,提醒我這正是巴西人的精神──祟尚自由,無拘無束,喜歡怎樣跳就怎樣跳,不很好麼?
我忘記了,森巴舞是源於以前來巴西做奴隸的非洲人,這是他們在辛勞之後的娛樂,為的是忘掉生活的困苦和羈絆,而這種追求自由和自我的盼望,跨越時間和種族,我可笑自己的狷介,不只逃避巴西嘉年華,連跳跳森巴舞也抗拒,幸好最終我鼓起勇氣,去嘉年華會的博物館租了一套金光閃閃的舞衣,扮森巴女郎,拍照留念,一看自己滿頭都是塑膠水果的造型,真的很搞笑。日後我捧著這張艷照,回味我的南美之行,起碼少了一個遺憾!
預告:
勇闖完巴西之後,南美之行尚未結束,接著會飛去秘魯,參加另一個21日的旅行團,繼續勇闖南美之旅!
點擊觀看:勇闖秘魯
驅車沿海岸的天橋進城,新舊建築物交錯,令美景顯得有點兒混亂。
今晚住宿是全程最豪華,可謂苦盡甘來!我們的座駕 — 由加百列開的旅遊巴,把店門都堵住了。
一到里約熱內盧,遠遠便望見基督救世像 。
世界七大新奇蹟 — 基督救世像,是個真正的旅遊熱點。
在耶穌像腳,可遠眺麵包山Sugar Loaf的美麗景色。
遠觀麵包山之後,來個近看如何?馬上坐吊車去睇真啲!
登上麵包山,回頭一看,耶穌像正遙遙呼應。
由麵包山看另一邊的遠景,山影重重,海彎環抱,令人神往!
為欣賞古色古香的建築, 我只好頂著熱毒的日頭,漫步街頭。
巴西嘉年華將至,街頭常有流動樂隊練習,甚有過節氣氛。
想不到巴西也有如此宏偉的歐洲式建築物。
這建築物,想不到竟是座教堂!
內裡很酷,富現代感,這就是Metropolitan Cathedral。
跟著李奧去貧民區(窮竇)參觀,要坐電單車尾上山,驚險萬分!
在山頂區,舉頭望電線,令我憶起昔年的九龍城寨。
穿梭窄巷,竟遇上大肥豬阻路!
陋巷裡,街童認真地扮樂隊演奏,模仿巴西嘉年華。
這群青少年,躲在小店上網打機。
登上民居,往天台鑽鑽,咦,眼下有甚麼東東如斯吸引攝友?
密密麻麻的民居,密度甚高,住了上萬人!
李奧不忘帶我們落街買麵包,振興本地經濟。
來到巴西,怎能不學學森巴舞?這是一家正式的森巴舞學校,一看而知是間夜校。
森巴舞皇后站在小陽台上表演熱舞。
二樓的大樂隊準備就緒。
快到午夜,內裡人山人海,蓄勢待發!
各位女士,去巴西要認住呢種飲品,雖然酸酸甜甜好醒胃,但是酒精好勁,隨時醉得一陣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