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4: Emergency evacuation
50°55’S 166°32’E +14℃
medical evacuation, passed Campbell Island
按大會行程,今天會去金寶島 Campbell Island,可惜探子回報,水流不適合快艇登陸,新哥認為,與其在此蹉跎歲月,等候水流改變,不如爭取時間,早些去南極洲更上算。我聞得不去金寶島,有點失落,因為失去近距離觀看巨鳥信天翁的良機,不過,多點時間在南極洲遊玩也好,因為機會更加難逢。
人算不如天算,欲起錨卻遇上阻滯,由於墮馬團友病情惡化,決定離隊,緊急遣返新西蘭就醫,這下可大陣仗了,要安排醫療直升機來接人,所以破冰船只得滯留等候,幸好不是在南極洲出事,我們尚靠近新西蘭,否則山長水遠,不只費時失事,運費也更加驚人。想不到原本看信天翁的一天,變成觀看直升機接人,我再不敢怨天尤人了,因為我只不過喪失去一個小島的機會,可是受傷的團友卻連南極也去不成,還要擔心頸骨的問題,慘上加慘。由於旅客眾多,我仍未一一結交,未認識這位不幸的團友,然而也和很多團友一起,在甲板目送他登機起飛,消失在茫茫的雲層之中,但願此行不再有其他意外。
新哥在航行日,一定把活動安排得密麻麻,在演講廳連續有兩個講座,先由雀鳥專家多芬談南冰洋的飛鳥,再由海洋生物專家東尼介紹鯨魚。
法國年輕型女多芬 Delphine,體態嬌小,經常只穿短袖 T 恤,相信她不怕冷的秘訣,是因從事野外研究多年,歷盡風霜,故能如此堅毅,亦因而對南極出沒的各種鳥類如數家珍,我這個香港大鄉里,有翼的生物,最稔熟的只有麻雀、孔雀和雞,連鴨和鵝都分不清楚,聽完講座,總算記得三種南極流浪鳥──信天翁 Albatross、海燕 Petrel 和賊鷗 Skua,其餘都去如浮雲。
信天翁靜坐時像隻巨型鵝,毫無特別,但卻令我極為佩服,因為牠們比萬物之靈,更加至情至性,終身追隨一個伴侶,多難得啊,試想想,牠們在甚麼環境過活?是冰天雪地、驚濤駭浪、弱肉強食的大自然,還有不顧雀鳥死活的捕魚船,無情的螺旋槳,以及奪命的魚網魚鈎,隨時把為食的禽鳥置於死地。千辛萬苦覓食之後,信天翁還要準確無誤,在每年十一月,率先飛回某個隱世小島的愛巢,等候各自揾食的老婆大人回來,齊齊高歌起舞,確認一下有否認錯愛人,然後恩愛一番,孕育每年的一粒愛情結晶,多堅貞的感情呀,別以為這些鳥兒的婚姻頂多十年八載,經有心人多年追蹤研究,發現有信天翁和伴侶生活三十多年之久,此鳥實在長情過許多薄倖郎。
信天翁不只有情有義,還十分威猛,牠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鳥,雙翼一伸,便有三米長,實際有幾長?大約是我和你並排,一齊伸長四隻手臂。究竟這對翼有多厲害?有人以人造衛星儀器監測,曾有隻信天翁在十二天之內,飛行八千公里,差不多是由香港到新西蘭那麼遠,不知牠是否趕去會愛妻呢?我相信很多香港人,一生人所行的路,加起來也沒有這麼遠,但信天翁每天飛四百公里是家常便飯。因為天父特別眷顧吧,牠們的翼有自動鎖,就算睡著覺也可自動滑翔,不必費勁拍翼即能遠飛,所以越大風的環境,牠們越是喜歡,最高的滑行時速達八十八公里,快過很多老爺車,而且極省燃料,飛行比坐著只多花兩成能量,就算在茫茫大海,沒有陸地,牠們也能浮在水面棲息,所以跨越茫茫大海作長途飛行絶無問題。
除信天翁之外,我還記得南極有海燕出沒,多芬說,雪海燕 Snow Petrel 體型比信天翁小,但全身雪白。那真太容易認了,就算我這個烏龍的生物白痴,應該不會搞錯,我一定要去甲板學學觀鳥,考考自己不濟的眼力,也要見識一下在零下幾十度堅毅生活的鳥兒。
還有一種叫賊鷗的鳥,一聽名字便知並非善類,在企鵝哺育季節,牠們會在一旁虎視眈眈,乘企鵝媽媽不覺,施以突襲,遠走高飛,可憐有些媽咪失去企鵝蛋,有些痛失幼嬰,小寶貝皆成為鷗賊的點心去了,俗語說相由心生,想不到在動物世界也是一樣,多芬給我們看了一些相片,這種鳥真的賊眉賊眼,一見牠就頓然由前面憎到後面,印象特別深。
聽完鳥兒的故事,接著由澳洲中年型男東尼出馬,講解南極的海上霸王,他先拋出一個艱深的英文字 Cetacean,令我一頭霧水,看圖片才明白是鯨魚類動物,原來可愛的海豚也屬同一科,基本上身長六米以上就叫鯨魚,牠們和人類一樣,也屬於哺乳類動物,不過就要在海上餵奶,一邊游水一邊餵,真是極高難度,我們有手有腳,坐定定餵仔都甚覺辛勞,何況是滑潺潺、十足濕水欖核的小鯨?小寶寶的生長速度也很嚇人,每小時體重增加四點五公斤,一日廿四小時豈不是重了二百四十磅?長大速度如此快,好易連阿媽都認不出來。
也難怪小鯨魚要極速長大,因為全世界最大的藍鯨,重一百八十噸,長三十米,做仔女的又豈能失禮。鯨魚像個海上漂移的冰山,想觀鯨的話,就算好運遇著牠,最多只能瞧見尾鰭、背脊或是水柱,實難想像牠有多龐大,原來單是舌頭,已有三米厚,幾乎是兩個女人加起來的高度,僅是這條巨舌,約有一隻大笨象那麼重,藍鯨的食量可想而知多麼驚人,日食八噸,食甚麼呢?能夠那麼長肉?真是難以置信,原來主食是磷蝦 Krill,但每隻蝦最多兩吋長,小小的磷蝦,怎夠巨無霸吃飽呢?而且牠也是南極多種生物的主要糧食哩。
別擔心,南極約有六百萬億隻磷蝦,我們全世界六十億人加起來,若和牠們玩鬥重比賽,只能得個亞軍,皆因牠們極多產,每隻蝦妹一季產卵六千,我輩師奶望塵莫及,除非我們奸矛,濫捕濫殺,跟南極的生物爭食這種高蛋白蝦仔,否則牠們的數目不只贏我們,更是雄霸全球。所以就算天天被鯨吞,也未驚過。
說起鯨吞這詞,意境十分傳神,東尼不說我也不曉得,鯨魚有兩種,一種有牙,一種沒有,藍鯨正是沒有牙的那種,所以要一邊游泳,一邊張起大口吸入蝦毛,若不如此鯨吞,只怕要捱肚餓了。雖然巨鯨無齒,但上顎有構造獨特的軟骨過濾食物,將多餘海水排出。牠們無疑是海洋霸王,更長命得令人羨慕,隨時超過八十歲,但餐餐只可生吞冰凍的蝦毛魚仔,雖是新鮮生猛,卻又沒法細嚼箇中的鮮甜甘美,還有甚麼生活趣味?
有牙鯨魚可能活得有趣一些,例如殺人鯨和抹香鯨,牠們除了食魚蝦之外,還吃烏賊、雀鳥、海豹,甚至鯨魚,但很少食人,所以我覺得殺人鯨實在浪得虛名。講起食人巨魚,我記起聖經中一位反叛先知約拿的奇遇,非常奇妙,話說有天,天父忽有旨意,差他去警告一個惡貫滿盈的城鎮,大難將至。豈料約拿包拗頸,竟坐船逃之夭夭,不知該說他大膽抑或大懵,竟抗拒差遣,忘了神是無所不能,無處不在的麼?海上狂風大作,全船人危在旦夕,約拿終於覺悟,是自己的愚拙累人累物,遂投海欲平息事件,怎料被大魚吞去,悶在魚腹三天,後竟奇蹟獲救,於是馬上去完成未了的差事。可能當時神所差派的大魚,正是冇牙鯨魚,給反叛先知小懲大戒。
甜美的海鮮,一定比我們這些臭皮匠好吃得多,若我是殺人鯨,也寧願食海中鮮,拒絶殺人。而南極的鯨魚每年冬季都會北上覓食,我兩個月前和翡翠號揚帆南太平洋,路經湯加王國,剛好遇上幾對子母座頭鯨,鯨媽媽帶著新生寶寶,在遊船附近噴水嬉戲,相信牠們正準備回南極放暑假,吃新鮮磷蝦進補,也許稍後我會再重遇那些子母鯨哩。真服了這些神奇的生物,既沒工具又無地圖,卻總能去到目的地,難道牠們真的會觀星看月,感到潮汐的引力?還是認得海底的山脊形狀和走向?天下萬物各安其位,四時得食,互相依存,井然有序,毋用看說明書或使用手冊,我暗地裏驚嘆一句:真神奇呀!說到神奇這兩個字,忽然有感,由我未信耶穌到現在,已講了幾十年,原來自己一直不知不覺地,讚頌神的奇妙作為 ─ 神,真是奇。
不過,頑梗的人寧願信自己,也不信有神,要憑一己之力,征服大自然,在小小地球上,千百年來,人們能到之地,還有那裡未去過呢?最後一個要攻克的死穴,可算是南極,此地群雄並起,其實不是很遙遠的事,距今才一個世紀而已。近日在船上耳濡目染,知悉其中最為廣大南極迷津津樂道的英雄人物,叫做石高登Ernest Shackleton,但我遍尋腦海,也毫無印象,此君究竟有何威水史呢?莫非他是第一個到南極九十度的探險家?
原來我誤會了,首個到達的是挪威人安敏生 Roald Amundsen,來自英國的石高登根本沒有成功攻極,然而,憑著超凡的領導能力和百折不屈的精神,他勇闖南極的事蹟仍然深受稱頌,風頭蓋過安敏生,今晚的船長影院──石高登傳奇,就是介紹這位南極的偶像級人物,而這套紀錄片,原來遠比港式劇集更勵志、更有意義。
我提早在九點十五分,到演講廳等開場,佔據有利位置。話說主角石高登首次勇赴南極,才是個廿來歲的小伙子,姑且叫他石仔吧,他本是英國商船船員,一九O一年追隨施葛船長 Scott 去南極探險,在這個發現之旅 Discovery Expedition,石仔深受器重,成為史葛遠赴南極九十度的左右手之一,另外一位是駐船醫生及首席科學家韋以信 Edward Wilson,對了,就是之前我提到那位酷愛寫生的俠醫。鐵三角加上雪地犬,帶同科研工具和糧草,奮進南極之端,可惜隊員受壞血病煎熬,加上糧餉不繼,在距離目的地735公里,即南緯82°17’時,史葛被迫放棄,回程時更要忍心吃掉犬隻,改以人手拖雪橇。石仔當時表現十分不濟,一路上不支倒地,連番咯血,累到隊友百上加斤,要拖他回船,經此一役,石仔被迫回家休養。
但南極似乎對石仔有無窮魔力,雖然他給人看扁,雖然病到嘔血,卻也通通視作等閒,可能與愛爾蘭祖宗家訓有莫大關係 ─ By Endurance We Conquer 堅定不移必得最後勝利。六年之後,石仔過了而立之年,終於籌足經費購置獵人號 Nimrod,在一九O七年以船長身份再闖南極,並於羅斯島 Ross Island 的萊特士角 Cape Royds,建立營舍做據點,進攻極地。石仔為人最愛作新嘗試,今次起用西伯利亞小馬,欲取締雪地犬作運輸工具,協助不諳滑雪的攻極四人組,可惜試驗終歸是試驗,難逃失敗的惡運。我真不明白,為何他們不去狠狠苦練滑雪,寧願依賴牲畜?為何不向長年在雪地生活的愛斯基摩人取經呢?最後,只差180公里,他幾乎成為攻克南極九十度的第一人,可恨天不造美,功敗垂成,為隊友安全,石仔毅然折返。然而,回看他出發前的玉照,對比旅程後的容貌,怎麼才兩年的磨練,兩張照片中人竟像兩父子──一個七十,一個三十,老父形容憔悴,兒子雄姿英發,好駭人的極速老化。
失敗而回的石仔,仍然不失幽默本色,對愛妻自嘲說:我諗妳情願要隻活驢仔,都唔要死獅。其實這隻驢仔也不輸蝕,去到天腳底南緯88°23’,可謂前無古人,所以亦因這次創舉而封爵,光宗耀祖。其實,石爵士此行還有三大科學貢獻,並非浪得虛銜。第一,找到磁南極 Magnetic Pole,從此航海地圖更加精凖。第二,證實南極九十度並非位於南極海洋,而是處於高原。第三,發現煤礦。然則冰天雪地的南極,遠古時應是綠樹環繞的森林。有如此多的發現,也不枉石仔捱到變成石伯。
一別三年,石嫂守得雲開見月明,妻憑夫貴,飲得杯落,可惜石高登對神秘的南極不能忘情,雖然在一九一一年,安敏生捷足先登,在南極九十度插上祖國挪威旗幟,石高登畢生的南極美夢頓成泡影,可是他卻想出另一驚人之舉──橫越南極三千里,誓要再闖南極。唉,做英雄太辛苦了,做英雄的老婆更慘,因為太痛苦了,日夜擔心老公安危,不知嚇死幾多細胞,計我話,但願嫁郎愚且魯,無風無浪做公卿。千萬別找英雄做老公,做偶像就夠了。
一九一四年,石仔又撇下老婆,第三次進軍南極,此時,江湖上已尊稱他做石老闆,今次他更兵分兩路,親率堅定號 Endurance 和廿七位船員,前赴威度海 Weddell Sea,計劃登陸後橫行南極洲,而在遙遙相對的羅斯海 Ross Sea,則由極光號 Aurora 的七位隊員,部署後段補給支援。這計畫可算相當周詳,豈料石老闆出師不利,在威度海被冰雪圍困,堅定號恍似白色片裝朱古力上的一顆杏仁,動彈不得,更可能隨時沉沒,人人命仔凍過冰,石英雄能否救廿多人脫險?明晚才有分曉,我真想不到,在破冰船都要追劇集追到氣咳。
下回預告:第五天 骯髒五十
墮馬受傷的團友要動用醫療直昇機遣走,我們憂心地目送他離去。
這圖片集記載石高登在南極轟轟烈烈的英勇事蹟。
勇闖南極的傳奇人物石高登,年輕時相當英偉。
攻極失敗後,極速老化的石老闆(左二)。
一九O一年率發現之旅赴南極的施葛團長。
第一位成功到達南極九十度的探險家──挪威人安敏生,時為一九一一年,他比對手早三十三天抵達。
多芬正在介紹南極大鳥──至情至性的信天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