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24 Last night on Icebreaker
At sea
45°31’S 149°40’E +12℃
今天日出時間在上午四時四十六分,日落會於晚上八時五十四分,相當正常,因為破冰船已遠離奇異的南極,廿四小時之後,當到達塔斯曼尼亞,夢一般的旅程將告煙消雲散。
航海就如人生,無論多麼的難熬,只要肯用心投入,時間便容易過去。一天五次活動,雖然大都在演講廳消磨,也可以很益智,亦極盡視聽之娛,而今天的首選就是南極大學的死因研究 Postmortem,講題開宗明義,足見我們的學業成績已蓋棺定論,首席教授卜克倫挑燈批閱試卷,會否為一船的不肖門生而握腕呢?這份洋洋六十題的考卷雖然頗有搞笑成份,諸如售貨女郎莎士姬亞的眼珠是甚麼顏色?酒吧供應那幾種牌子的啤酒?但有關破冰船和南極的問題,卻並不欺場,誰會知道這船的螺旋槳每天轉動十八萬次?有誰記得石高登親率的船隻名稱?原來不只是三兩隻,而是十隻之多,講得出其中一半已是天才。我自忖屬於幼稚園水平,所以昨天索性棄卷投降,以免加重教授的工作壓力,今天乖乖來霸頭位聽答案,好好學習。
卜克倫請答對四十題以上的團友舉手,我回頭一看,全院滿座的演講廳只有零星數隻手,然而教授並無流露失望的眼神,反而綻開一個頑皮的笑臉,繼而低頭看著一紙答案,狀欲開估之際,似乎想起甚麼,引頸掃視講室,又再追問一句,有沒有答中五十題以上的?眾人也好奇地左顧右盼,可惜,連一隻手也沒有,於是,他把老花眼鏡戴得四平八正,一臉滿足地捧著手上的傑作,宣告逐條題目開估。看來這位非一般的老師,並不介意全班變成籮底橙,總之有教無類,而我們這一大堆籮底橙,也絶不自卑,充份體現愉快學習的教育理念。
聽罷一場卜克倫施展渾身解數的南極真人騷,我佩服他的豐富見識,以及莊諧並重的風範之餘,亦對今次旅程溫故知新,可笑是隨著行程即將告終,新見聞也一同流失在南冰洋,忘記得七七八八。團友忽然起哄,高叫新哥將全部人留班,以作懲罰,全班拍爛手掌,似乎眾人都想賴在破冰船多玩一趟。
新哥那會介意團友愛上破冰船之旅呢?他早已安排在午飯後播宣傳片,介紹其他行程,但精明的團友那會上當,演講廳又變得空洞洞的,要待到下一回合,播放全程最後一套電影時,才恢復人頭湧湧的盛況。
我以為再無南極影片可看,原來還有一部,叫做與畢德飛越南極 With Byrd at the South Pole,是一九三O年的出品,這位畢德先生是何許人?乃是美國海軍軍官,亦是飛行發燒友,成為首位飛越南極的飛行員之前,早已創下不少驕人的飛行紀錄,包括橫渡大西洋和飛越北極,看來此君無險不歡,莫非是因他祖先的冒險基因作怪?據說,電影風中奇緣的女主角,就是他的祖先,傳說四百年前,這位印第安酋長的掌上明珠,才不過十三、四歲,卻極有俠義精神,奮不顧身勇救來自英國的殖民者,後來更下嫁其中一人,融入言語不通、文化迥異的所謂文明世界,可說敢作敢為。
畢德闖入南極的天空,既無地圖,也無天氣數據,連風向也不曉得,只靠著六分儀去計算航道,在小小的福特三引擎飛機內,除了敢死四人組 ─ 畢德、機師、副機師和攝影師外,只有食物和少得可憐的求生用具,諸如睡袋、燃料和雪橇,再也塞不進其他東西,以保機身輕巧,這點非常重要,因要維持八千呎的飛行高度,以及九十里的時速。真的好險,在途中飛機差點撞山,相距僅五百呎而已,若不是他們機警,將空油缸和緊急物資扔出機外,減輕負重以提升飛行高度,恐怕現存在南極的垃圾之中,會包括他們的遺骸。
畢德是第一位由空中觀看南極的幸運兒,他眼中的景象,究竟是怎樣?
「一片白色的孤寂和荒涼,給我們的引擎驚醒了...南極就躺在一個無極的平原上,高山都失去影踪。」
“a white desolation and solitude disturbed by the sound of our engines... the Pole lay in the center of a limitless plane. No mountains were visible.”
飛行去南極的創舉用了多長時間?其實頗長,在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廿九日,由羅斯冰架出發,即日來回,合共十八小時四十一分鐘,當然,比起早十多年前以陸路攻極的安敏生,肉搏個幾月才去到南極,畢德安坐十幾個小時飛機,算得甚麼?從這段黑白殘片,看著四人組匆匆的來,匆匆的去,過程雖有說不出的驚險,但比起從陸地赴南極探險的英雄 ─ 石高登、施葛和安敏生,以血肉之軀和反面無情的冰極埋身拼搏,其震撼的力度真是相去甚遠。
如今,去南極越來越方便舒適,偶有聽到南極遊船的意外,令人以為旅程很驚險,其實那是因為多數旅行團採用的船隻是 Ice-strengthened,雖然船身可能比普通的船隻紥實,馬力或較大,但並不如破冰船 Ice Breaker 那麼堅固,且能在冰海鑿開航道。我這次坐的船並不似獅子星號般豪華,因為她根本不是遊船,而是一艘實際在冰海作業的輪船,並且有一大隊經驗豐富的船員坐陣,所以全程安枕無憂,因此若想深入南極,玩得安心,最好選擇坐破冰船去。今晚在船上的最後一個晚宴,船長特設俄羅斯晚餐歡送團友,奈何我不爭氣,至今仍學不懂一點兒俄語,無法去搭訕多謝他一番。
俄羅斯餐吃來沒有多大特色,一定是我們的奧地利廚師功力不足,未能讓我們一嘗地道的俄國風味,令這個最後晚餐添上少許的遺憾。說到遺憾,這次旅程我還未去酒吧見識過哩,不明白我的同房阿信為何晚晚都去,其實酒吧與我們的房間相距不足十步,每晚都會傳來高談濶論和歡笑聲,若不是艙門又厚又隔音,我和莉特必定沒法安睡,趁最後一晚,去看一看這個歡笑樂園吧。
酒吧地方淺窄,這夜更覺有人滿之患,連坐的位置也沒有,但誰也不介意站著,只要一杯在手,便談笑風生,狀甚老友,真是個文化交流的好地方,可惜我不會喝酒,又不愛交際,堂堂一個師奶去泡吧,有點於禮不合,正想轉身離去時,忽然阿信出現,親切地拉著我,要請我喝一杯,那好吧,既然有女伴相陪,就飲杯汽水啦。
共坐一條船三個多星期,朝見口,晚見面,彷彿成了老朋友,到最後一夜,大家都湧進酒吧,高高興興話別,更邀約他日互訪,我自不然成為香港區大使,希望早日有朋自遠方來吧。
雖然我沒有飲酒,但在酒吧太久,一樣覺得頭暈,在這個人氣混雜、極之嘈雜的環境下聽英文,受罪過參加會考的聽解能力試,腦袋好似想爆炸,於是毅然中斷泡酒吧活動,早點去睡,免得頭暈慘變頭痛,那便真的遺憾了,事關新哥明朝晨早會吵醒大家,有幾早?五點四十五分,早過平日的登岸活動,六時半前要將行李放在房外,以便運走,嚴格過軍訓。唉,在破冰船的最後一夜,想好好睡一覺也不行,一到岸就趕客走,太沒有人情味了。
下回預告:第二十五天 告別破冰船
絕密檔案:南極大學堂考試答案,考獲最高分可得神秘禮物。
破冰船最後晚餐—俄國主題:冷冰冰凍肉,同埋飲後有如烈火焚心的伏特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