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6: Screaming Sixties
61°00’S 177°15’E +5℃
Screaming Sixties, calm clear, first iceberg 1420, crossed Antarctic Convergence into Southern Ocean
出海第六天,開始有點緊張,因為今天要進入南緯六十度的範圍,俗稱尖叫六十 Screaming Sixties,若不是有密封式暖氣船倉,風嘯嘯兮海水寒的滋味,定不好過。新哥是日搞了個有奬遊戲,為悶蛋航海日加添趣味,有甚麼好玩?我們即將到浮冰帶 Pack ice,所以就地取材,鬥快尋冰山,第一個目擊者,奬泡泡白酒一支。
冰山是何模樣?我看電影鐵達尼的時候,應該見過,但似乎無甚印象,莫非是因郵輪在黑夜中招,而且踫著冰山一角,所以沒有機會看得真?聞說冰山的七成深藏海底,況且拍戲怎會動用真貨,難怪我對冰山沒有記憶。新哥講明,要看到一間屋那麼大的才算數,今回真要好好看清楚了。
有得玩之餘,還有得學,想不到新哥連駐船攝影師栢維 Pavel 也不放過,拉來教授實用語文 ─ 俄語101,以便我們和餐廳服務員及執房阿姐交流。年輕小伙子準備十足,還派發講義,印有俄文字母和日用語,一看那堆古靈精怪的符號,便知相當難學。栢維特別吸引我注意,不只因他長得順眼,和氣又有活力,還有是他天天帶著兩部機跑來跑去,一部硬照攝影機,一部攝錄機,忙得不可交加,卻常笑臉盈盈,若是偉大的香港人,一定埋怨老闆刻薄,塊面終日苦過苦瓜乾。
栢維的英語十分標準,他是正宗俄國人,卻沒有鄉音,因幾歲大已和家人移居澳洲,母親怕他忘本,不准他偷懶,要繼續學好俄文,多得媽媽堅持,精通兩語的他,輕易在芸芸的攝影同工中突圍而出,獲誇客公司聘任。今次特備語文課,團友得知栢維客串,特別捧場,比平日聽專家講課更投入,可惜我腦細胞的學習高峰期已過,連一丁點俄文也塞不進腦。下課後眾團友起哄,預約他再開班教拍攝技巧,我當然舉腳贊成,難得栢維也一口答應,怪不得我阿媽常教我們,口賤得人憎,力賤得人敬,現今的香港青年,應多多向栢維學習。
嘆完下午茶,醒醒腦之後,又返回演講廳,講題是行程的主角南極洲,由台柱專家羅文主講,誇客公司主辦的南極知性之旅,似乎總少不得他,和另一位專家卜克倫,大抵是薑越老越辣。屈指一算,今天已是第四次聽講座,上下午各有兩講,顧得聽講座,那有閒情去追擊冰山影踪?算了,我的眼力反正沒有攞奬的份兒,側聞已有團友率先目擊第一個冰山,我還是專心繼續學習南極的奧妙,免得只是浮光掠影的到此一遊。
不講不知,南極的英文名 Antarctica,源自希臘文,難怪有點拗口,相傳三千年前由希臘哲人命名,思想家真厲害,雖則當年還懵然以為地球是扁的,更沒有實際去過遙遠的天腳底,但仰觀星空,幻想便無邊無際,他們看見北面的大熊星座 Arktos,高掛星空,便聯想到南邊應有相對稱的陸地,所以叫這個夢幻之地做 Antarktikos。
最離奇是,南極洲本來並不是在天腳底,而是較接近赤道,處於溫帶,有何證據呢?就是沉默的證人 ─ 化石,科學家在南極洲找到一些蕨類植物和棕櫚樹化石,這都是屬於溫帶的常見植物,而且也和南美及澳洲塔斯曼尼亞所發掘的雷同,此外,又發現一種恐龍化石,與澳洲出土的是同一品種,縱觀這些蛛絲馬跡,令人不禁懷疑南極、南美和澳洲曾經一體化。
奧地利地理學家蘇維思 Edward Suess,約在兩百年前發表偉論,認為遠古時南半球有塊超級大陸岡瓦那 Gondwana,由現今的南極洲做主打,連繫著非洲、南美洲、印度、澳洲和新西蘭,經歷四十億年的分裂和漂移,才各安其位,真想不到這般巨型的陸地,竟能移到那麼遠。
究竟南極洲有多大?她有兩個澳洲的大小,約一千四百萬平方公里,在每年四月至八月間,面積更會因海岸結冰而倍增。在全球七大洲之中,依大小排行第五,是最後一個被發現的,至今尚有八成土地未經考察。以前,從來沒有人敢以此為家,住得最接近的,是距離千里的南美土著和新西蘭人,除海豹和帝皇企鵝夠膽在南極過冬之外,簡直是生人勿近,為甚麼?因為南極有三最 ─ 最寒冷、最大風、最乾旱,聞之喪膽,別說要住下來。
究竟南極有幾凍?北極已經很凍,最抵得冷的愛斯基摩人,尚且經得起考驗,以此為家,開枝散葉。以在水平線記錄的氣溫作比較,南極比北極還要凍十至十七攝氏度。在一九八三年,曾錄得攝氏零下八十九點二度,十分驚人。而在最凍的八月份,內陸平均是負四十至負七十度,二月份最暖,約零下十五至零下四十五度。弊,現在才是十二月,尚未到南極盛夏,今次去南極會否凍死我呢?唉,為何南極這麼凍?
南極之所以凍上加凍,是由於大風,原來這裡也是全世界最猛風的地方。正所謂寒風可以透骨,何況是冰風。有數據顯示,氣溫在攝氏零下十度時,若風力時速為六十五公里,我已有機會患上致人於死的低溫症,若不小心暴露皮膚,只消一分鐘便會結冰,十分可怕。究竟南極有幾大風?最猛風的地點,據說是在丹尼信角 Cape Denison,平均風力時速約七十二公里,有如八號風球,疾風時速高達二百四十公里,勁過掛十號波。別忘記南極還有忽然掩至的下坡風 Katabatic wind,時速可達三百公里,難怪這兒是至陰至寒之地。
南極還有一最,就是最乾,别被這兒的白雪誤導,其實南極每年平均只有十五厘米雨量,僅比撒哈拉沙漠多丁點,若以降雨量做標準,南極是個不折不扣的白色沙漠,外露的土地面積只有百分之一,其餘的終年被八千呎厚的冰雪封蓋,既然沒有雨水,試問冰從何來呢?原來這是陳年老冰,已累積億萬年,正所謂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正因有此三最,難怪直至一個世紀之前,才有勇士攻克南極之端,但羅文笑言,其實南極不只一個,我知,有兩個嘛,看了石高登傳奇,已茅塞頓開,除了人盡皆知、以地理位置劃分、即地球自轉軸的最南端那一個南極之外,另外還有磁南極,是根據地球磁場而定的,由於磁場時有變動,所以磁南極每年會相差十至二十公里。誰知羅文開估,原來總共有四個之多。唉,真是記到我頭暈,原來第三個是地磁極 Geomagnetic Pole,這是個理論上的定義,因為磁南極的所在變化莫測,所以定出南緯78°30’、東經111°作參考點。第四個的英文名叫做 Pole of relative inaccessibility,即是較為難到之極,簡單來說,是南極洲的中心點,亦即距離周邊海岸最遠的一點,位置在南緯82°05’、東經54°58’。
其實南極洲還有一最,她是全球最高的大陸,有幾高?南極半島的一個山峰,高達16,050呎,即幾近五千米高!南極,妳真是天下無敵!聽畢羅文資訊爆炸的一課,頭都實了,幸好今晚可以追追劇集,輕鬆一下。
未到九時一刻,我便在演講廳找個靚位,繼續追看船長影院,看看石高登何解成為偶像級人物,今晚播第二和第三集大結局,我終於可以過足戲癮。言歸正傳,當年橫越南極之行,可謂波折重重,石老闆怎料到萬事俱備之時,忽然爆出第一次世界大戰,試問國家正招兵打仗,石老闆若為個人理想,置國難於不顧,豈是英雄所為?思前想後,在出發前他毅然宣佈,將船隻及船員報效祖國,聽從首相邱吉爾調度。首相乃是深明大義之人,拍電報勸勉石老闆,為國家利益,勇往直前,於是掃除了石英雄的心理障礙,可是,當年南極的結冰情況特別惡劣,更大的難關尚在前頭。
如何克服種種不可預知的難題,石老闆明白,最重要的是堅強鬥志,所以,我這種膽小師奶,石老闆一定不會揀做堅定號船員,而他的招聘廣告也相當絶,若今時今日如此登報,肯定以為是講笑:凶險旅程招聘人手,人工低,極苦寒,要多個月在黑暗世界生活,分分鐘有危險,不保證安然返國,事成則光宗耀祖。
不知是因為石老闆魅力過人,還是人們想逃避戰亂,竟然有五千人報名。終於,他選了廿七位勇氣過人的做隊員,還有六十九隻加拿大犬,另外,又無奈地批准一隻寵物貓隨行,因為牠是木匠的老友脆皮太太 Mrs Chippy。尚有一位關鍵人物,是駐船攝影師許以利 Frank Hurley,沒有他拍的照片做證,相信石老闆的傳奇事蹟,斷不會如此深入人心。
由於當年並無破冰船,又無輕便的電子相機,於是造就了一個傳奇故事,話說堅定號被冰雪封鎖在威度海,開始出現內傷,因為當氣溫反覆升降,侵入木船縫隙的冰塊便暖漲冷縮,日積月累地無情撕扯,微縫也變成大缺口,堅定號捱了十個月,搞到千瘡百孔,終於支持不住,漸漸沉沒,眾人連唯一的基地、回程的希望也付諸冰水,除了及時搶救生活物資外,已來不及拯救許以利的心血結晶,為甚麼?因為他用的底片非比尋常,是重甸甸的特製玻璃片,人人性命幾乎不保,那顧得上這些身外物哩,只好眼白白目送它們隨船沉去。
所謂亂世出英雄,人到絶境,越發顯出非凡能耐,我根本無法想像,冇瓦遮頭兼且風吹雪打,在攝氏零下十二至三十度如何過活,換作是我,一定毫無生存勇氣,因為只見死路一條,可是石老闆卻鬥志頑強,誓言要帶眾人回家,一個也不能少。船已沉了,世上根本無人知道他們的情況,怎樣脫險呢?
石老闆估計,他們距離出發地南喬治亞 South Georgia,約一千八百公里,目前僅存的三隻小型救生艇,當然無法渡過驚濤駭浪,不過,他認為應可撐到三百公里外的象島 Elephant Island,然後再作打算。
眾人走也險,不走更險,因為冰困一年多,糧草將盡,白雪鋪天之地,寸草不生,何以為繼呢?沉船四個月以來,不只要露宿,還要饑不擇食,除了吃海豹和企鵝,更要捱狗糧,甚至連最後一隻狗也不放過,而再過一個月,南極的冬季便正式開始,由五月起一連四個月,太陽便完全失踪,廿四小時都是黑夜,多麼可怕,與其坐以待斃,大家情願和石老闆共同進退。
考驗人性的一幕徐徐上演,因為艇仔太細,石老闆明令每人只可以帶一公斤行李,連木匠的老友脆皮太太也刧數難逃,要壯烈犧牲,其實隨團的貓狗,在這些冰冷無助的日子,為團隊帶來許多溫暖和慰藉,但最終都要無辜喪命,這班大男人心裡絶不好過。
生死時刻,只准帶一公斤物品,確是艱難的抉擇,石老闆帶頭作了個榜樣,把金幣和金錶丟棄在雪地,然後珍而重之,從聖經撕下幾頁旁身,嘩,經文比黃金更可貴,究竟是那些章節呢?賜他無窮力量的經文,原來共有兩篇,其中一篇是詩篇廿三,這是聖經中經典之作,我最記得的是: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祢與我同在。對呀石老闆,與神同行,就是最大動力,那怕大自然有多大威力,其實也是操於神的手裡而已。
還有另一篇是約伯記,我也讀過這個離奇故事,主人翁約伯是個敬虔信徒,生活豐足受人尊敬,但飛來橫禍,遭撒但連番攻擊,搞到一無所有,這已經好慘,但可惡的撒但未肯收手,硬要害得他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令約伯長滿一身毒瘡,痛不欲生。約伯雖覺得極冤屈,不明白神為何要這樣對他,但仍然信祂,最後峰迴路轉,神親自顯現,教誨約伯,賜他比從前更豐盛的恩典。我明了,石老闆將一切苦難,視作神對他的操練,所以堅毅地挺下去,等候更大的賞賜。記得我讀完約伯記,也有同樣的得著,日後遇到挫折時,一想到精神肉體都深受折磨的約伯,也就容易想通了,至少自己沒有那麼慘烈,不過石老闆即將面對的磨難,實在衰過約伯,不過先叉開一筆,講講攝影師 許以利的威水事蹟,無錯,真的是和水有關。
出海之前,許以利死纏爛打,求石老闆提高他的行李限重,好讓他帶些珍貴照片同行,攝影師的傑作,有如命根,但身為領隊的石老闆,豈容艇仔超載而累及全部隊友?許以利卻有一番道理,若能死裡逃生,世人如何得知他們的英雄故事呢?然而一張照片,就勝過千言萬語。石老闆終為許以利所動,可是底片仍在沉沒了的堅定號裡,葬身冰封海底,怎辦?想不到許以利憑著一股儍勁,奮不顧身,徒手潛入冰海,竟然成功勇救相底。最後,由於底片實在太重,他只能選擇帶少部分上路,將其餘四百塊義無反顧地擊碎,與寒冰長眠極地。今天,我們還能看到一個世紀前,石老闆和隊友苦中作樂,在南極踢足球的照片,脆皮太太的尊容,堅定號沉沒的一剎,以及三隻小艇投奔怒海的實況,全靠許以利不屈不撓的精神。
三百公里南極航程,對我們的破冰船是小兒科,不用一天已可完成,可是,以人手去划小木船,簡直是玩命,因為物資實太短缺,連最起碼的防水加工都成問題,而且,木匠先生還在惱恨石老闆沒放過脆皮太太小命,但虧他還相當有專業精神,強忍喪貓之痛,絞盡腦汁填密船縫,除油彩和燈芯外,更用了海豹血,真有創意。然而水可防,冰卻防不勝防,因為海上失驚無神會有些巨型冰山飄過,足以把小艇壓扁,令石老闆只能帶廿七個杮餅去象島。
這晚,我安坐溫暖舒適的演講廳追劇,當年,劇中人卻在南極冰海凍到死去活來,因為衣物都不防水,浪花來襲不特止,加上划船時全身會冒汗氣,遇冷空氣則凝結成冰,試想,穿濕衫吹風已教人打冷顫,何況是冰衣?全身又凍、又濕、又硬、又重,風高浪急,露天行舟,別妄想有熱食或熱飲暖身,根本連淡水也不夠喝,雖然周圍有冰塊,但那有燃料去融化來飲用。伙食又如何?僅得肉類,食到人人肚脹,苦不堪言。除了冇啖好食,當然冇覺好瞓,眾多大男人屈坐小艇,雙腳知覺盡失,雙手呢?天天划船,生滿水泡,時刻面對這種絶望、痛苦又無助的煎熬,終於,搞到一半人神經錯亂。
如是者在茫茫大海,叫天不應,叫地不聞,划到第六天,當人人以為九死一生之際,象島隱隱浮現眼前,石老闆如有神助,成功領導廿七人登陸,真的一個也沒有少。餘下尚有一千五百公里水路,才到達南喬治亞,經過六天折墮航行,才完成三百公里,接著的旅程不只遠幾倍,而且更恐怖,因為那是全世界最洶湧的海域,有幾可怕?風速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,好似打八號風球,巨浪達十八米,幾乎六層樓高,而石老闆最大的艇,只不過是七米長、一米半濶而已,請問除了曾誇下海口,要全船人得救的石老闆外,還有誰敢再下海去?
竟然有!石老闆從廿七人中,找到五個敢死隊員,並肩作戰,其餘則寧願留在小小的象島,繼續吃海豹和企鵝吊命,等待石老闆履行諾言,回來帶他們歸家。六壯士果然是勇中之勇,毅力驚人,僅用了十七天,便撐完千五公里,登陸南喬治亞,今次有救!
我為他們高興得太早了,原來苦差尚未結束,因為要到捕鯨港才能找到救兵,捕鯨港在那裡?正正就在眼前的大山後面,但如今人人精疲力竭,如何攀越險峰?而且估計距離有三十五公里。人們不禁要問,石老闆真水皮,找錯登陸點,攞苦來辛麼?其實這就錯怪了他,事關他老謀深算,早知道若由水路去,要多划艇二百四十公里,兩害取其輕,寧可攀山。
最後一程,石老闆挑了兩位精英中的精英,輕身上路,精良裝備當然欠奉,連睡袋也懶得帶,隨行只有小小的煮食爐、冰斧和繩索,腳踏土製釘鞋 ─ 是木匠先生將螺絲鑽穿靴底,改裝而成。神勇鐵三角黙黙爬了兩日,變相的無敵鐵人賽終告完成,相信一定又是神的眷顧,因為當年整個冬季,原來只得兩晚視野清晰,事有湊巧,就是三人組登山那兩夜。最後,三個不似人型的物體,拖著疲憊的軀體進入捕鯨港,兩年前在這地歡送他們勇闖南極的友人,那裡還認得他們?
石老闆勇救留守在山頭另一邊的三位敢死隊員後,心裡念念不忘留落在象島、生死未卜的廿二位船員。時值南極隆冬,他明知救人異常艱巨,仍屢敗屢試,終於在第四次拯救行動中,成功率領一艘智利船隻重回象島。濶別四個月,那群南極魯賓遜怎麼了?捱過石老闆的地獄式訓練,他們求生鬥志出奇地頑強,全部安然無恙,廿七船員終於通通平安回家,正如石老闆承諾,一個也沒有少,不過實際上是少了 ─ 一隻腳趾公,因為一位隊友在划艇時凍壞了它,要忍痛切掉。
差點忘了補給船極光號,原來禍不單行,她也遭遇不測,當船員登岸後,她被暴風雪摧毀,於是石老闆剛營救完一船人後,又要疲於救亡去,抵羅斯海時,只尋回七名船員,其餘三人已命喪極地。雖然石老闆橫越南極洲宣告敗北,但他視隊友如手足的領導風範,萬世留芳,成為南極探險的領導楷模,這個生還者的奇人奇事,堪稱人類史上的經典,豈是那些柴娃娃的電視真人騷 Survivor 可以比擬。
休息數年後,石老闆又按捺不住,要再去南極幹一場驚天動地的事業,莫非他和自在有仇,喜歡難為自己?難道沒有南極,他便找不到做人的方向?一九二二年,石老闆的新意思是 ─ 環繞南極洲 Circumnavigation,這次也由南喬治亞出發,不知今次他和探索號 Quest,會有何奇遇呢?
誰會想到,他還未解纜,便忽然心臟病發,客死異鄉,攻克南極的心願,最終都沒法達成,石老闆內心,一定憤憤不平吧。剖開石老闆的心窩,醫生驚見這位四十七歲英雄的體內,竟是一個衰老不堪的阿伯心臟。而心碎的石嫂,為了讓愛人安息,索性把石老闆葬在南喬治亞的捕鯨者墓園,令石老闆安躺在心目中的冒險樂園,永遠在冰雪氣息中長眠。
英雄不再,精神長在,幾天之後,我會去你的探險者木屋,向石老闆你致敬。還有,你知道嗎?閣下環繞南極洲的壯志,已有人達成了,是誰那麼厲害?其實並非甚麼英雄人物,而是在一九九六年坐這條破冰船跟誇客公司來的百多個遊客,他們只用了六十六天,便舒舒服服完成創舉,這群非一般的旅客,多教人羨慕。
下回預告:第七天 闖進南極圈
石高登救二十七人脫險,所用的其中一隻艇子。
堅定號在南極捱到千瘡百孔,終於支持不住,漸漸沉沒...
徒手潛入冰海勇救玻璃底片的,正是此君──許以利。
許以利拍的珍貴照片──堅毅號被冰封於南極。
石高登-南極探險勇士-長埋南喬治亞。
栢維教授俄語初階,準備十足,他還特地穿上恤衫,十分鄭重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