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那麼惡作劇,將石頭疊起來?
第三天 魔鬼的波子
尚未到達澳洲中部看大石頭 Ayers Rock,先來個前菜 ─ 觀賞奇趣小石頭,在荒漠地帶,人也特別無聊,無論遇上大石小石也珍如拱壁,把它升級為名勝古跡。這些圓圓的小石,其實最大的約七公尺濶,遠看像很多散落的石波子,有的更是兩顆叠著一起,很趣緻,叫甚麼名堂?洋人改了個既嚇人又搞笑的名字,叫做魔鬼的波子 Devil’s Marble,原來這裡並非普通的旅遊景點,本來是土著的神聖地域 Karlu Karlu,暫由政府管理,讓遊人可以一開眼界。
據土著其中一個傳說,這些小圓石是彩虹蛇下的蛋,此處相信是古時土著舉行祭祀的重地,我們這批背包客真是十分無禮,竟爬上爬落大肆拍照,非常失敬。不過,澳洲歷史上有一件更失敬的事件,在半世紀前為紀念皇家飛行醫生 Royal Flying Doctor 的創辦人 John Flynn,有人未得當地長老同意,擅取了一粒魔鬼的波子,放在 John 的紀念碑上,來念記他在澳洲荒漠為民眾救急扶危的義舉,正所謂不問自取,是為賊也,堂堂偉人的墓碑,豈容這個污名?陰差陽錯,直等到九十年代,才得以物歸原地,恢復景點舊觀,長老深明大義,以石易石,改贈另一块石頭,填補醫生的紀念碑上的空缺。
沿步道在石林漫步,欲破解石叠石奇景之謎 ─ 為何渾圓的石块,會乖乖的一個站在一個之上?它們自己爬上去的嗎?抑或有人惡作劇砌上去呢?會有人這樣無聊麼?科學家有個說法,這地的底層是花剛岩,上層是沙岩,經億萬年的大自然侵蝕,沙岩漸失,暴露出下面的花剛岩,水份侵入岩石小縫,日夜溫差導致熱漲冷縮,堅硬的岩石也逼得爆裂,加上無休止的風吹雨打日曬,打磨成圓石,甚至石連石的造型,純屬天然斧鑿,不用人工雕飾,信不信由你。
這個分析相當科學化,頗令人信服,比起蛇下蛋的傳說合理得多。人在旅途,不時會遇到一些難以解釋的東西,相當考智慧,例如下一個行程 Wycliff Well,乃是 Vonnie 的加油站,這原來是非一般的加油站,因為在一九九九年,這裡曾目擊不明飛行物體,令小鎮人氣急升,油站為紀念這次盛事,製作一大幅 UFO 卡通壁畫,可惜由於畫工太差,令我對 UFO 事件的可信性大打折扣,寧可信其無了。
天外來客若真的來訪,澳洲人怎不隆重其事,大興土木建紀念館,永誌第三類接觸,豈只塗鴉而已?就好像百多年前,澳洲人首次以電報接通全世界,當年的內陸電報站,就算遠在荒漠區,仍然妥為保護,如今尚存三個而已,物以罕為貴,在完成一千五百公里長征進入愛麗絲泉 Alice Springs ─ 我們的目的地之前,Vonnie 特地帶我們去 Barrow Creek Telegraph Station,感受難得一見的澳洲古跡。
建於一八七二年的紅磚屋,門窗都封起來,我們只能繞屋憑吊。閱讀屋外的介紹文字,才驚覺我正身處血案現場,早在一八七四年,這裡的站長和助理員,遭土著殺害,懷疑因使用水洞起紛爭,拓荒者的命運真可憐,為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,白白賠上兩條命,後事如何?原來土著更慘,竟受到殘酷報復,警方對所有在區內的土著殺無赦。殖民地的歷史,還淹沒了多少喪盡天良的血淚?
車輪下沙塵滾滾,莫非是血淚浸淫出來的?塵土都變得紅彤彤,對了,剛才 Vonnie 煞有介事要全團人下車,去看那個設計老套、毫無美感的紀念碑,上面標示南回歸綫 Tropic of Capricorn,那正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綫,雖然我們名義上從熱帶進入溫帶,可是卻處於澳洲的中央的紅色心臟 Red Centre,屬於沙漠地帶,輪下黃土盡變紅土,高溫使然?抑或內藏獨特礦物?有諸內,形諸外?我要好好發掘。前路本來坦蕩蕩,卻忽現赤龍攔路,由東至西橫躺著,相當霸道,看真一點,那其實是 MacDonnell Ranges,全長六百多公里,像一道屏障守護著愛麗絲泉,還有那裡的兩萬多居民。大陸中央的荒漠城鎮,竟吸引這麼多的人來居住,一定有古怪,讓我闖進去好好查探。
下回預告:4 漫遊愛麗絲巿
難得一見的澳洲古蹟Barrow Creek Telegraph Station。
此地原來曾是血案現場!
在加油站忽然遇上UFO和外星人?太搞笑了!
聞說這小鎮在1999年曾有天外來客到訪,信乎?
前面有點奇怪,路旁凸出來的是甚麼?
下車一看,好些古怪的大石卵,名為魔鬼波子。
細看告示,發現奇怪的現象,皆出於天然。
像被大刀劈開!
我們這群背包客可說十分不敬,竟在土著的聖地爬上爬落拍照。
齊來感受一下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綫 — 南回歸線Tropic of Capricor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