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菓會共預備了十種菓中鮮,越食越開胃。
一 勇闖澳洲東岸 (開恩茲 - 考驗角)
考驗角的兩日一夜(二)
夜探雨林
天公待我不薄,飯後雨便停了,架著八人車來接我的,竟是個婦道人家瑪莉安 Marian,莫非她就是領隊?果然是!好一個男女平等的澳洲,女流之輩也可當夜闖雨林的頭目。然而這位女流絶非弱質,瑪莉安比起很多港男都健碩,一身獵裝甚顯專業領隊風範,由晚上八時至十時,我的命運就掌握在她的手裡,非正式節目一,就是遊車河 ─ 陪她到附近旅舍,接載其餘幾位團友,怎料還未接齊所有人,在路上忽而遇到獵物──就是今晚我們觀察雨林的目標之一 ─ 大蟒蛇,太驚喜了,行程尚未正式開始,第一個節目搶閘而出,好奇怪,為甚麼會有條大蛇卧在柏油路上?牠們應該躲在森林才對,若不是瑪莉安機警,輪胎輾在街燈昏暗的馬路,不把它壓成肉醬才怪。
一條活生生的蛇橫在路面,約不是瑪莉安一聲令下,車上的大男孩也不敢要求落車去看,眾人見她下車,一馬當先,慢慢行往長蛇,也都不甘後人,緊張地追隨她去湊熱鬧,我們在她的電筒光照下,嘖嘖稱奇地看著那一動也不動的大蛇,懷疑牠死掉了,否則怎會笨得有車駛來也不避開?但瑪莉安卻依然和牠保持距離,沒再行近,我們也乖得很,不敢雷池半步,她估計這條長近十呎的冷血蟒蛇,因為喜歡溫暖的柏油路,所以由陰涼的雨林爬出來小休,我們最好還是別惹牠,她笑問大家看夠了沒有,當然夠了,人人飛快返車,巴不得馬上踏進雨林。想不到在黑夜之中,熱帶雨林的馬路已這麼刺激,在森林之中等著我們的,豈不更精彩?
在車上,瑪莉安預告今晚的高潮項目,原來是尋找鱷魚,噢,又是鱷魚,來了昆士蘭已看過幾次,快要被牠悶死。但她先始聲明,要視乎我們的運氣,未必一定會遇上,我情願踫不上,聽說鱷魚愛在晚間獵食,假如真的遇到牠,可是倒霉多過行運。
下車後,瑪莉安給每人一件雨衣,相當防水,還有大電筒,不幸的是,我那支電筒電力微弱,走不一會電磁便乾了,摸黑走夜路實在艱難,尤其是路況完全陌生,曲折的泥路不只濕滑,又有樹根暴起,凹凸不平,簡直步步驚心。腳顫顫地行呀行,終於得償心願,夜遊雨林,但我現在才感受到,城市人的眼睛,回歸大自然是那麼不管用,漆黑中沒有亮光,我像是盲掉了,甚麼也看不到,今晚好可能得個行字,真儍瓜,但見瑪莉安一馬當先,信心十足地東張西望,莫非她有特別的夜視眼?
突然,她止住了,似乎看見了甚麼有趣的東西,馬上用電筒掃射樹叢,尋找目標物,不會是蛇吧?原來是隻水龍 Waterdragon,牠樣子似蜥蜴,但只有巴掌般小,我們好奇地看著牠,牠則儍儍地望著我們,似乎被我們的強力電筒嚇呆了,真佩帶瑪莉安的眼力,在偌大的黑森林,竟準確地在某節樹幹找到一隻小小的水龍,她還會發現些甚麼?
好厲害的觸角,接著行了不久,瑪莉安很快又有新發現,見她將食指豎在嘴前,大家都醒目地屏息靜氣,眾人目光都隨著調暗了的電筒光束,聚焦到頭頂上的一條樹枝上,那有甚麼古怪? 只是濕漉漉的樹葉罷了,原來玄機就在其中一片樹葉之下,它不偏不倚地蓋著兩個小小的毛毛球,兩個小毛球輕輕地並在一起,動也不動地站在樹枝上,瑪莉安微笑著、悄悄聲說:Robin。這兩隻小小的知更鳥,為何不飛回愛巢睡去? 書本都說,鳥兒是在巢裡休息,除了可憐的籠中鳥,才沒有選擇要困在籠裡睡,若不是親眼看見,我無法想像野生小鳥能這樣成眠,是等雨停等得太久,累到睡著了? 牠們今天定是玩得攰透了,被我們十多隻眼睛注視也無知無覺,甚至給電筒照著亦毫無反應,兩個小鳥頭別了過去,埋到絨毛裡邊,不知人間何世,要不這樣,我也無緣看到如此溫馨的一幕。瑪莉安是怎樣曉得這裡有兩個睡得香甜的傢伙? 看來她的夜視眼,一定兼備透視功能,好大的本事啊。
夜靜的森林,還有甚麼小東西躲著?瑪莉安隨意一找,青蛙和蟋蟀就無所遁形,那也難怪,誰叫牠們有別樹一格的叫聲,敗露行藏呢?教我嘆為觀止的,是她在樹蔭下發現一對竹節蟲 Stick Insect,身體相當幼小,顏色和形態就像小樹枝,簡直是自然界的大騙子,絶對可以不露形跡地縱橫樹林,要不是瑪莉安調光電筒,瞄準牠們,縱然有千千萬萬的竹節蟲在我身邊,我只怕相見猶如不見。這個瑪莉安真棒,觀察力超乎常人,她還笑嘻嘻揭發小蟲羞事,原來牠們正在交配,數天前她經過這裡,已撞破好事,想不到連日來風吹雨打,也沒有拆散鴛鴦,她還在同一地方、同一位置發現這兩隻恩愛的傢伙。我真佩服她,不只是那超人的眼力,還有她的方向感,我在路標清晰的城巿也有迷路的本事,這位仁姐竟對黑暗曲折的黑森林瞭如指掌,大小事物了然於胸,是與生俱來的本事,抑或可以後天學習的呢?單是要克服怕黑的心理關口,已是很難學得來。
瑪莉安一定是深知城巿人的死穴,要讓大家嘗嘗漆黑的滋味,當我們路經一块大石,她忽然興起,說要變個戲法。她莫非要用石頭變魔術?看她徒手拍拍石上又濕又髒的污泥,然後使勁翻起石頭的底部來,只見啡黑一片,好一個藏污納垢之所,似有一陣腥味傳出,何來魔法?掩鼻之際,瑪莉安叫大家關掉所有電筒,眼前突然現出點點螢光綠色,多如天上繁星,原來森林的生物無處不在,就是石底一道小小的罅隙,也能自成一個小宇宙,觸角遲頓的所謂萬物之靈,那裡曉得創物者的天大奧秘?
這夜,鱷魚隱了身,絶對不是個遺憾,因為腦海中已印上那對可愛的知更鳥,心坎裡再感悟到天父創世的奇妙。
試菓會
說起創世,我最羨慕阿當和夏娃的是,可以在伊甸園品嚐奇珍異果,比起吃肉類幸福得多,不是嗎?牛肉豬雞餓鴨魚,若不烹調得宜,那能下嚥?水果就不同了,只要待它成熟,便可摘來大快朵頤,毋需像處理腥臊的肉類,要大費周張去弄死牠,鮮血淋淋已叫人惡心,還得去洗、切、煮多麻煩。水果初熟,閉上眼也能聞到各種獨特的清香,張開眼呢?要不是色澤誘人,也會長得奇形怪狀,它總會乖乖的擱著,讓人細看,不叫不鬧,讓嘴饞的人吃個夠。
想不到熱帶雨林竟也像伊甸園,讓我有機會一嚐奇珍異果,是誰在森林中打造這個果園?從世界各地找來樹種,包括亞馬遜森林、加勒比地區及東南亞,成功培育逾二百個品種的,是對澳洲的夫婦葛氏 Gotts,我以為他們一定是農民出身,可是我估錯了,想不到竟是耕種的門外漢,本來在墨爾砵執教鞭的雅麗珊和廸比Alison & Digby,在八十年代中期,受聘到澳洲北部的達爾文,途經考驗角遊玩,一次邂逅,便愛上這個地區,難忘她獨特的熱帶雨林,與世隔絶的感覺,以及溫暖的氣候,他們並不像我的過客心態,而是對此地念念不忘,任教兩年後儲了一筆積蓄,出發環遊世界之前,也要先來一轉考驗角看看,十分長情,剛好發現有棄置的農地出售,那片地在六十年代本是雨林,葛氏夫婦只考慮了五分鐘,便決定將旅費用來買地,二人的生命亦因而改寫,由教育孩子變成培育幼苗,轉眼二十年,十分傳奇。
在顛簸的泥路上開著車,送我去奇珍果園 Cape Trib Exotic Fruit Farm,正是傳奇的教師雅麗珊,踫上出奇多雨的一年,低窪處多遭水淹,識途老馬的她,也被變化莫測的路況考起,為防引擎失靈,頻頻因避水氹要兜路走。這位女農民真是克苦耐勞,身兼多職,搞「試菓會」完全是一條龍式服務,由種果收割至接送客人,還有試驗新奇吃法,與客共享。她來接我之前,就忙著「煮」麵包果 Breadfruit,很花時間,要煮足一個小時,怎樣弄法?原來是用焗爐,水果也可以焗來吃,好新穎,聽說比薯片更美味,不枉我連午餐也沒吃,空著肚子來。其實雅麗珊還有別的要忙,數年前開始,他們在果園搞住宿服務Bed & Breakfast,特建兩間樹屋,林木環抱,比起我住的那家沙灘背包客舍,更富地方特色,這才算得上是愛慕雨林人士的安樂窩嘛。
我步進試食的大涼亭時,早已有十多位長者嘻嘻哈哈,圍坐在一張長木桌子,他們從美國來玩,活力十足。涼亭一角掛著塊小白板,一望而知是今日的試果名單,不多不少,總共十種,有 West Indian Lime、Breadfruit、Abiu、Dragon Fruit、Mamey Sapote、Matisia、Santol、Salak、Davidson Plum 和 Rollinia,原來有些我都認識的,除了期待中的熱吃麵包果,還有青檸、火龍果和布冧,至於其他的神秘水果是何模樣?主持試食會的彼德,終於捧著一藍子異果出來解謎。
彼德有條不紊,依著白板的「餐單」介紹,我們一邊摸著嗅著那些奇形古怪的果子,他則一邊俐落地把它們逐樣破開,傳給大家品味,可要認真來嚐鮮,因為雖說是全球一體化,但生果這東西甚有個性,水土不合即拒絶生長,你要運走它嗎?它就乾脆壞掉,絶不輕易就範,可能今天吃過之後,一生人再沒有機會再遇,夢掛魂牽。
中國人慣吃飯後果,但外國健康一派流行吃飯前果,認為空肚吃水果更有益,我今天是身體力行了,在炎炎夏日,吃水果做午餐就是我的夢想,美中不足的是,這餐在下午二時才開始。首先試的是酸溜溜的青檸,對吃過午飯才來的公公婆婆,可以醒胃消食,是十分週到的安排,但我的胃酸正在作怪,真擔心會弄出個胃痛,好彩接著便是吃出爐麵包果,切成薄薄的小片,尚有餘溫而且脆卜卜的,奇怪的是,它並非淡而無味,而是又咸又辣,滋味無窮,細看脆片上散著點點紅紅黑黑的東西,問雅麗珊是甚麼秘方,竟如此美味,她笑說只是將廚房裡的調味胡亂灑上去而已。泡製了一個小時的美食,眾人一下子掃光,比蝗蟲還要厲害。
嫌香辣的麵包果熱氣上火?不怕,大自然是有解藥的,正是彼德接著給我們嚐的黃晶果 Abiu,他雖沒有說明,可是我後來發現,它能治咳、消炎及止瀉,原產地是南美的阿馬遜地區,淡黃色的,像未熟透的小橘子,細軟的黃白果肉,帶著獨特的酸甜,只歎人類的味覺太敏銳了,能分辨出不同的甜和酸味,卻難以用文字言全。
無論那種水果,都為我帶來驚喜,從南美來的椰杮 Matisia,堅硬的啡褐外皮,破開來是鮮橙色,吃起來卻沒有橙味,而是另一種清甜。來自澳洲的大衞臣布冧 Davidson Plum,一個冧竟生兩枚果核,這水果味道酸甜,多用作果醬。原產中美洲的馬米果 Mamey Sapote,其貌不揚,皮厚且啡,原來食味像木瓜,但帶點桃子味,它的最大優點是,由種子至收成,成長期比其他水果快很多。來自東南亞的山陀果 Santol,小而淺黃,果肉的色樣和甜酸味,令我想起泰國特產水果山竹。還有番鬼茘枝的親戚樓林果 Rollinia,食味有點像檸檬雪葩,它也是從阿馬遜區遠道而來。
一次過吃進十種樹上熟鮮果,人也覺得份外精神,特別健康,吃飽了尚有精彩的壓軸節目,就是往果園散步。這兒雖然不比伊甸園,但對我來說,已是人間天堂。彼德路過一株矮小植物,順手摘了一片葉子,塞進嘴裡細嚼,還叫我們試試,吃樹葉?不是吧?他說那是 Green Pea,即是青豆,很鮮甜的,既然他身先士卒,加上這地的耕作方法屬永續方式 Permaculture,不含有害化學物,一試無妨,果然又甜又嫰。還有沒有別的可以吃呢?可惜時間催人,我要趕車去道格拉斯港 Port Douglas。
下回預告:21 小遊道格拉斯港
為保儍瓜機,沒帶她去夜探雨林,以免閃失。帶她試美菓去,一路上到處水浸,幸好Alison是識途老馬,親自驅車來接我去會場。
終於到了!美國來的老頑童在等試水菓。
主持人彼德,拿著啡色的是甚麼水菓?顏色可不大吸引,會不會很難吃呢?
古怪的布冧Davidson Plum,一個菓子兩粒核。
黃晶果Abiu酸甜解渴,來自老遠的亞馬遜地區。
切開一看,果肉是嬌嫩的橙色,這種南美來的椰杮,吃來很清甜!
幸好有麵包菓充飢,這就是Alison秘製的,比薯片更惹味!
帶我來到考驗角的領隊阿Shaun,表演澳洲土著樂器Didgeridoo。
試菓完畢,當然要參觀一下菓園,隨手擇來的嫰葉也清甜可口,永續方式種植法,真的頂瓜瓜。
我住的背包旅舍Beach House,就在這Myall Beach,熱帶天氣真惱人,天色常灰沉沉,隨時大雨淋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