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牛查理,雖然早已作古,如今化為標本,依然神氣活現!
二 勇闖澳洲北部 (達爾文- 卡卡杜)
北領域的旅遊重地 ─ Kakadu 1-3
卡卡嘟...
好古怪的發音,我頭一次聽到這個地名,便牢牢的記住了,這個怪名,屬於北領域的旅遊重地 ─ Kakadu。從地名的古怪音節,可以猜想得到,這是個土著名字,但想不到的是,土著在這裡歷史之悠久,估計約有六萬年。集合自然美景與歷史文化於一身的卡卡杜,無怪挾世界自然及文化遺產雙銜頭,她似乎有種莫名的魔力,每當我向澳洲人提起將會去這地遊玩,總發覺他們的眼神泛起迷思,是出於羨慕嗎?卻又像是置身天堂那麼陶醉。所以,儘管我以前對卡卡杜聞所未聞,也頓然心癢癢,恨不得馬上就去看一看。
可是,一見來接的旅遊小巴,我便眉頭一縐,為甚麼?其實並非又遭「賣豬仔」給別的旅行社,那部車正是屬於我訂的那間公司,是輛有四驅功能的車子,但外觀既殘且舊,和我先前遭「賣豬仔」給「沙漠行者」所坐的簇新大巴相比,顯得十分「寒酸」,令我不禁心酸,更無奈的是這團有十多人,全車滿座,非常擠迫,我只好安慰自己,只是三天而已,為了親親夢幻般的卡卡杜,難道受點苦也怨天尤人?此刻我才領略到,在澳洲旅行,若被人「賣豬仔」,不一定是壞事。
小巴的殘舊,也許是長期在卡卡杜的小路尋幽探秘所致,獨特的貿易氣候,令此地在雨季頓成澤國,令本來的濕地形同水鄉,樹木倒影在淙淙的流水,別有一番美態,魚兒、鳥兒、各式爬蟲,甚至是鱷魚,視這兒為安樂窩。而這團領隊的綽號,與濕地環境亦是絶配,他叫做牛蛙 Bullfrog,好醜陋的名字,為何他會甘之若飴?聽他沙啞的「豆沙喉」,一點也不像「咯咯」的蛙叫,但由於中年發福,個子圓圓胖胖,看起來又頗似鼓氣牛蛙。
第一天 從瑪莉河到天然水洞
首個目的地,是瑪莉河濕地 Mary River Wetland,來澳洲北部的團友,一定逃不過鱷魚的「魔爪」,不是說他們會慘遭鱷吻,而是觀鱷乃「指定動作」,縱然像我這般,已觀鱷過無數次,不再對牠們感到驚喜,仍要繼續去看,幸好這裡有個聰明的獵人,想出一條「絶世好橋」招徠,名為跳跳鱷觀光船 Jumping Crocodile Cruise, 這才引起我的好奇。鱷魚也會跳?牠們明明是涼血動物,喜歡躲在樹蔭下,或埋在沙堆避暑,怎會肯勞勞碌碌到處跳?
那位仁兄就有動員鱷魚的本事,他名叫史提分,早於三十年前,因為鱷魚被過度獵殺,瀕臨絶種,所以政府立例嚴禁殺鱷,這等於是斷了獵人的生路,但史提分並無坐以待斃,密謀靈活轉型,既然不能殺鱷,何不借鱷魚瀕危之勢,吸引遊人來觀看奇珍?於是,他在阿德利 Adelaide River 搞遊船觀鱷,活動至今不衰,他究竟用甚麼方法引來大鱷和遊客呢?我登上他那兩層的遊船,和數十位好奇的旅客齊齊揭秘。
遊船徐徐駛向河道中,我出盡金精火眼,也看不到鱷魚的蹤影,正狐疑怎可能會出現「跳跳鱷」的奇景,冷不防一名腰圓背厚的阿嬸忽然現身,提著膠桶和長竿,步向船邊特設的小陽台,那膠桶內有何古怪?原來是血淋淋、大大件的肉排,竿子末端是條長繩,阿嬸熟練地把肉餌繫在繩尾,然後站在陽台作釣魚狀,但肉餌並不浸入水中,而是垂在河水之上約一米處。
黃泥色的鱗鱗河水,毫無動靜,難道鱷魚都在睡懶覺?突然水面有東西漂過來,仿如畢直的樹枝,但卻漸漸冒出水面。不得了,是條很肥很大的鱷魚,超過十呎長,至少有幾百磅重,灰色表皮堅如盔甲,圓而凸的大眼鎖定肉排。這條大鱷氣定神閒,按兵不動,不知在打甚麼主意。遊船停住了,阿嬸站穩馬步,雙手緊握竹竿。人鱷對陣良久,大鱷終於按捺不住,張開血盤大口,亮出尖利鋸齒,使勁衝出水面,直撲肉排,奶白色的肚皮盡露人前,大嬸毫不示弱,奮力一舉,把大鱷幾乎到口的肉排吊高了,可憐大鱷撲了個空,啪的一聲撻回水裡,水花四濺,在眾目睽睽之下相當失威。
大鱷再接再厲,這位大嬸卻得勢不饒「鱷」,竟然一次又一次把肥肉「吊高來賣」,把大鱷玩弄於股掌之中,我真擔心大嬸弄巧反掘,令饑腸碌碌的大鱷老羞成怒,跳進船裡狂噬我們洩忿,上演一幕尤如電影「大白鯊」的血腥場面。大嬸可真殘忍,三氣大鱷,令牠面目無光,其實人家已很賣力,拖著沉重的身軀,做出反地心吸力躍水這等高難度動作,且達兩米之高,也算不賴。幸好大嬸也有點分寸,當大夥都攝下了鱷魚跳高的玉照,她看準大鱷鼓其餘勇,拼出全身勁力躍起的當兒,就樂得賣個順水人情,讓肉隨鱷口去了,我舒了一口氣,但卻嚇得抹了一把汗。
別過大鱷,牛蛙帶眾人去朝見北領地之寶 ─ 大水牛查理 Buffalo Charlie,就是那隻在酒吧長駐候教的電影明星,三十多年前憑鱷魚先生一片竄紅,如今已作標本,屹立阿德利河酒吧的那隻水牛。我在澳洲參加了三個旅行團,每團必定到此一遊,所以我和查理已有三面之緣,算得上是老友了。老友重逢,再擦不出新的火花,可算是人牛之交淡如水吧。
北領地的明星,豈是查理哩,眾人期望的,是親歷卡卡杜迷離的美態,何不來個最貼身的體驗──全身投入?要與卡卡杜融為一體,有何妙法?我覺得最享受的,莫如去「標啦幫」Billabong,「標啦幫」是甚麼?乃是澳洲的土語,一看它的英文翻譯,便會恍然大悟,就是 Waterhole ─ 水洞,但這種洞並非小如狗窿,而是大得足以暢泳,這是土著自古以來的水源,亦是天然游泳池,但絶無添加化學物品,遊畢只會渾身清爽,不怕留下泳池水的氯氣味。想當年,深入澳洲內陸的探險先鋒,在旱季探索炎炎的北領地,遇上「標啦幫」簡直如獲至寶,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活命泉。
有牛蛙引路,我們不必像當年的先行者那般艱巨,千辛萬苦去找水洞,輕易便去了交通便捷的 Rockhole Waterfall,好一個優美的角落,綠樹和大岩石拼湊出的天然翡翠池,一端還有瀑布奔流,水聲嘩嘩,像呼喚著不畏水的泳客,午後太陽的一綫綫光束,從樹蔭縫中溢灑水面,閃爍生輝,令人目眩。眾人出發前已得了牛蛙的訓示,得知荒山野嶺,並無更衣室的設施,早已將泳裝穿在身上,也謹遵囑咐,為免污染水洞,沒有搽防曬品,見牛蛙老實不客氣,就地寬衣,作勢下水,團友都有樣學樣,然而我沒想過牛蛙真的會陪眾人同游,因為他手空空,無一物,連抹身的毛巾也沒有帶,十分灑脫,完全不像我們那樣,背著大袋小袋隨身物品出行,相當負累,真要看看他泳罷之後,如何善後。
說實話,我向來畏水,聽說要在山野的不知名水洞泅泳,已幾晚睡不著,也作了最壞打算,必要時臨陣退縮,我非魚,不必知魚之樂,我想,不游水絶非損失。但親臨水洞,一觸那天然無污染的淨水,卻呯然心動,我怎能狠心拒絶她的洗禮?但那綠綠的池水,看似無底深潭,能教我即時沒頂,怎辦好呢?我踟躕之際,一眾年青人已朝著水瀑游去,為免錯失良機,還是趕快問問牛蛙,有否一處較淺水的地方,安置我這個無膽匪類。牛蛙順手一指,原來我身旁的池畔下,正有大石像個平台擱著,水深及腰而已,好一個天然的「小童池」,我可以放心玩水了。徐徐下水,坐在有點粗糙的石板上,感受著池水的幼滑和清涼,不只令人暑氣全消,而且心氣暢順,總算不枉此行,沒有白白錯過大自然的獻禮。遺憾的是,不能像魚兒般無拘無束,載浮載沉,還是別再妄想吧,像我這等不熟水性的人,倘若往水瀑游去,結局只會先沉後浮。
好奇心驅使,為了破解專業領隊如何手空空無一物去游水,我眼尾一直緊盯牛蛙,偵察他如何善後,以學習瀟灑做人的秘訣,只見這隻出水牛蛙,從頭到腳濕淋淋,隨手摘回落水前扔下的衣褲,便往濕身上穿,豈不渾身又濕又重?看見也替他感到不舒服,但牛蛙若無其事,濕漉漉返回空調車廂,開車上路,不怕感冒嗎?老友,別恃長著一身厚肉,以為身體是鐵打,將來風濕痛便悔之已晚。瀟灑的代價實在太大,恕我付不起了,我情願天天馱著背包,濕身時有毛巾抹汗,寒風來有外套保暖,渴了有水滋潤,遠離病痛,才真正活得瀟灑。
下回預告:9 透心涼隱秘水洞
登上跳跳鱷觀光船,想到鱷魚也識得跳,不禁心情有點興奮。
泥黃色的河水上,漂浮著的,是枯樹幹乎?
乖乖不得了,那豈是枯樹,原來是大鱷,靜悄悄的移近,好陰濕!
肥嬸預備血淋淋的肉排誘大鱷。
肥嬸的馬步平穩有力,甚有功架。
團友蜂擁到肥嬸左右看熱鬧,除了白衣靚女,她看來面青青,恐遭鱷吻乎?
幸得肥嬸三戲大鱷,讓我們拍下跳跳鱷的雄姿。
瑪莉河濕地,究竟隱伏多少大鱷,天曉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