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隻佬團友站在雄偉的白蟻大教堂下,一較高下。
二 勇闖澳洲北部 (達爾文- 卡卡杜)
北領域的旅遊重地 ─ Kakadu 3-3
第三天 由白蟻大教堂到水上樂園
北領地除了土著遺下的國寶級「石頭藝術」Stone Art,其實還有另一種更令人驚歎的石頭藝術品,完全不經人手雕琢,是由大自然的小小建築師白蟻集體創作,牠們的「作品」是怎樣的?如何驚世呢?
白蟻出品的藝術奇珍,就是牠們的家,即是白蟻巢,早前我跟 Dessert Venturer 從東路闖入北領地時,已見識過不少白蟻竇,最高那座更高過成年人,那些牛糞形狀的蟻竇,無甚美感,當然算不上珍品,但這天牛蛙卻讓我們大開眼界,見識兩款白蟻竇中的奇珍 ─ 白蟻大教堂 Cathedral Mound 和磁場白蟻巢 Magnetic Mound。
顧名思義,白蟻大教堂外觀相當雄偉,像一隻直立的巨形褐色佛手瓜,足足有三個成年人的高度,我幻想自己化作一隻白蟻,仰望大教堂,只覺高不見頂,我那小小的蟻腦,感覺它有若天高,如此巨型的建築,很可能是跨世紀工程,要動用千千萬萬的蟻力物力才能建成。這座大教堂材料相當環保,以枯樹腐葉污泥混合白蟻口水而成,簡直是營養豐富的有機建材,不會污染環境之餘,有朝一日大教堂蟻去樓空的話,白蟻竇自自然然塵歸塵、土歸土,化回肥田料滋養這片貧瘠的土地,造福地球。
別輕看那不起眼的小白蟻,牠們吃草的能耐十分嚇人,若舉行食草大比拼,就算其他動物聯手,也絶非牠們的對手。這些食量驚人的白蟻,原來相當友善,十分關照周遭的小生物,跟人類社會的教堂一樣,白蟻大教堂歡迎各方善信入內追求平安,例如袋鼬、蛇、蜴蚚、老鼠、蝨、蟑螂、蜘蛛和甲蟲等,在水浸的雨季,這些小動物便不怕無家可歸了。
更不可思議的一種白蟻竇,是磁場白蟻巢,遠看像一塊塊石碑矗立,奇怪的是,這些扁扁平平的板塊,都朝著同一方向,莫非建造這些巢穴的白蟻,體內置有指南針?否則怎會懂得以南北為軸,令白蟻巢面向東方?讓這群惡寒喜暖的住客,日間可以享受溫煦的陽光,而在漫漫寒夜,又有尚存的餘熱輕輕送暖,而且巢內的濕度也能經常保持穩定,這些小傢伙那裡來的智慧,懂得做出如此奇妙的安樂窩呢?如果達爾文看見牠們,一定不會相信是上帝的傑作,而是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那些不曉得朝著太陽建巢的,早已死光了,尚存的白蟻,體內當然留存著「奇妙建築師」的基因,得以代代繁衍。
可憐的白蟻,整天勞勞碌碌,吃污物,建蟻巢,無聲無息為大自然服務,沒有假期,亦無娛樂,虛虛空空終其一生,相比起來,我們人類就逍遙得多,至少懂得舒受生活,在卡卡杜有著數不清的水洞,可供消暑解悶。白蟻兄你可別問我:水有甚麼可愛?正如我永遠不會明白,泥有甚麼好吃。我相信這乃是上帝安排,各從其類,各有所好,安其本分,於是天下太平。總之,跟著牛蛙的每一天,他總是無水洞不歡,我也只好入鄉隨俗。
最後一次的行程,來到李治菲特國家公園 Litchfield National Park,在達爾文巿西南約一百三十公里,短短一小時車程便到,可想而知,這兒一定受到一家大小的歡迎,果然不出所料,我們所到的兩個水洞 Florence 和 Buley,有如水上樂園,人來人往,忙著上水下水,好不熱鬧。其實用水洞來形容這兩景點,太委屈了她們,這兒的地勢相當開陽,瀑布奔騰,順流而下,化作溪流,所到之處敞開一層又一層的池塘,綠樹環抱,拍照堪稱一流,遺憾的是,如此美景被喧鬧的遊人破壞了,清流慘變濁水,何足濯哉?就算這裡設施充足,有更衣室方便遊人,我也懶得去換泳衣。此時,想起昨天,在林深不知處那個清幽水洞,只嘆剎那幸福,逝如流水,永不可追。
美麗的卡卡杜,會否也是個短暫的幸福,即將消逝?可知在這個公園附近,半個世紀之前,發現了鈾礦 Uranium,是好事?是惡夢?全世界不少國家都想發展核能,若能坐擁鈾礦,國家想窮都難矣,原來澳洲的鈾礦極之豐富,蘊藏量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,但只佔全球巿場的一成,真是商機無限,可是開發鈾礦,環境就一定遭殃,恬靜的卡卡杜勢必大興土木,翻泥覆土,樹木倒而鳥獸散,生態失衡,世外桃園一朝破壞,難以彌補,永遠無法回復舊觀。
愛護大自然的國民,怎肯善罷干休?遂呼籲全國上下保衛這片淨土,展開長期抗爭,令政府左石為難,加上鈾礦位於土著領地,政府要尊重原住民,更是動彈不得,開採計畫於是一拖再拖,要到二O一一年再作考慮,不過,這片樂土像埋著一個計時炸彈,應該說,是計時核子彈,十分可怕,最美麗的地方,隨時會變作最危險的境地,真是造物弄人。
行程將盡,為何牛蛙還未帶眾人去卡卡杜的著名景點 ─ 占占瀑布 Jim Jim Falls 呢?這個高二百米的瀑布十分上鏡,經常出現在電視螢幕、不同的書刊以及月曆,對我這類遠道而來的旅客,有種難以形容的魔力,是虛榮心作祟?然而慾望這傢伙,你越想得到的,就越要折騰你,占占瀑布原來在旱季才有車路可到,現在到處水浸為患,牛蛙的老爺四驅車,又怎經得起澤國的考驗?分分鐘會死火。美麗的景點,根本是危機四伏的險境,所以他大條道理,就此結束今次三天旅程。
多氣人,雨季豐水,瀑布才夠氣勢,卻又沒法去看;等到旱季來臨可以行車,但天旱時的瀑布,那會有看頭?只嘆在卡杜杜,造物總愛作弄人。
我終於帶著一腦子的遺憾,告別迷離的卡卡杜,還有的是一雙癢不可當的手臂,只因連日暑濕,皮膚終於投訴,前臂爆出連串細小的水泡,因經不起我連連的抓癢,有作勢欲破之態,我這身皮膚在香港嬌生慣養,炎夏總有清爽的空調護蔭,怎耐北澳的無情暑濕?我以為配備現代人的化學武器,先塗防曬膏,再來一層蚊怕油,防禦大自然的無情侵害,便萬無一失,誰知在戶外又濕又焗,渾身滲汗,但為免擦走防曬和驅蚊用品,便要再塗更多「化武」毒害自己,為防損害身體,所以不敢抹汗,大抵鬧出汗疹來了,事後想來,實在愚不可及,悔之已晚。
回到巿區,藥房掌櫃一望而知我所患何病,迅速掏出一支含抗生素的藥膏,看來汗疹在此地是常見問題,只是我的皮膚又要受罪,多捱幾天「化武」。
希望快點康復吧,我的澳洲北部之旅已然告一段落,接著南下去看精彩的澳洲中部 Red Centre,開展三千公里荒蕪之旅,尤記起幾十年前在初中上地理課時,學到澳洲中心有塊奇妙的大石頭 Ayres Rock,聽說會變色的,我一直想不通究竟是甚麼道理?太好了,快可以親目看見,破解存在心底數十載的謎團。
下回預告:
三 勇闖澳洲中部
若沒有偉大的白蟻啃掉腐物,大自然怎會長出如此美麗的草原?
白蟻大教堂,高聳入雲。
奇妙的磁場白蟻巢,令人驚歎小小白蟻建築師如何辨別方位。
無機會去占占瀑布,只好去看Litchfield的Florence瀑布。
河水尚算清澈,為何沒有游人?
轉往Buley Rockhole,啡啡的河水,難以吸引人們行下水禮。
這邊廂較有吸引力,流水淙淙,水花四濺,有如按摩浴池。
在河邊的驚喜發現 — 紅蜻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