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旅遊小巴,在巨人谷中顯得多麼渺小。
五 勇闖澳洲西部(柏斯 -艾斯佩蘭斯)
第二天 禾埔國家公園
昨天陽光燦爛,今早大雨淋漓,首個活動卻是爬樹,濕濕滑滑又如何去爬呢?我的希望之旅,為何每朝一開始都遇挫折?年青領隊基斯踫著這種天不造美的情況,懂得隨機應變嗎?
攀登世紀樹
一行人冒雨進入 Walpole 的國家公園,為的就是找一株樹來爬,似乎有點無聊,這樹有何特別呢?標示清晰,基斯很快便鎖定目標大樹,可惜雨不肯停,眾人只好百無聊賴呆在避雨亭,我竟然有些得著,可以細看壁佈板的資料,了解大樹背後隱藏的特殊意義。
這棵加利樹 Karri,原來是桉樹的其中一種,是西澳洲最高的樹木,因為身型高大、質地結實、頗為長壽,所以成為人類的好朋友,擔當監察火警的工作 Fire Lookout,守望者只要登上這些高達二百呎的樹人,視野可遠及四十公里,萬一有火災就能迅速應變。不過,現代科技發達,還用得著這種古老方法防火嗎?大樹都變作遊樂工具了吧,我們要爬的這株樹,變身公關大使,用來紀念歐洲人開發澳洲兩世紀,故命名為二百週年紀念樹 Bicentennial Tree。
本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曾以飛機取代巨樹,監察火警,可是若刮大風,用飛機執勤反而易生危險,還是爬樹瞭望較安全,而且不花燃油,更加環保,事實證明,古老的方法,才最經得起考驗。
輪到考驗我們一眾團友,因為終於盼到雨勢減弱,誰敢身先士卒,攀登百多級鋼枝梯子,到樹頂的七十五米高瞭望台去?這天沒有風,不用怕高台晃動,它晃起來幾驚人,每邊會擺動五呎之遠。我猶豫之際,已有三位團友披著雨衣,奮勇而出。
若不是仍下著雨,到處濕漉漉,我真想登上最高點,高高在上俯視眾生,多麼刺激呀,但貪圖一時刺激,中途滑下來摔壞我,實太不值,準會把基斯嚇儍,我怎忍心再考驗他的應變能力呢?而且今天景色迷矇,辛辛苦苦攀上二百呎高空,有啥可看?恐怕只有戰兢的份兒,不過,我還是捨不得放棄攀樹的機遇,於是把心一橫,縱身上前,竟贏得大夥為我鼓掌歡呼,各位太過奬了,我只是決定爬上較低的那個瞭望台,距地面僅廿五公呎,體驗一下罷了。鋼梯原來也不難爬,不太滑腳,只是體力有點不濟,登上瞭望台時已告上氣不接下氣,不敢再上一層樓了。眼底下,旅遊麵包車像變了玩具車,十分趣緻,只是高處不勝寒濕,怱怱觀光後,馬上從狹窄的小台撤退。
闖進巨人谷
今早和大樹結下不解之緣,剛攀完紀念樹,下個行程又是登樹作樹頂漫步 Tree Top Walk,內容相當重複,所以當基斯提議先去附近小店喝杯咖啡,促進當地經濟繁榮,大家都舉腳讚成,當然咯,早起至今弄得又凍又濕,不似人形,不提提神怎能支持漫長的一天?
樹頂漫步,我在澳洲已行過兩次,還能有甚麼驚喜?況且這次的步道很短,只有六百米,最高點才四十米,不只矮過塔斯曼尼亞的 Tahune Airwalk,比起剛才七十五米高的世紀之樹也要遜色,天啊,我的希望之旅,行程每下愈況,快要變成失望之旅,太令人氣餒。
沒精打釆地來到景點,招牌卻教我精神一振 ─ 巨人谷 Valley of the Giants,名字十分豪邁,內裡會閃出甚麼樣的巨人來嗎?還有,谷內合共兩條路綫,除了樹頂行之外,另外還有一條步道,名稱更威猛 ─ 古帝國之行 Ancient Empire Walk,忽的間我像墮進神話國度,本來提不起勁的雙腿,蠢蠢欲動,當聽到基斯只給短短一小時觀光,我惟恐不夠時間行畢全場,所以突然腳下生風,一馬當先,急急闖進巨人谷,極速投入尋找遠古帝國的旅程。
我的觀光策略,是火速完成樹頂之行,可謂「走馬看樹」,這兒特產的是甚麼樹?還用問嗎?當然是在澳洲無處不在的桉樹,只是換上一個名字掩色身份罷了,這兒的品種名叫 Tingle,顏色很特別,略帶紅色叫 Red Tingle,另一品種是 Yellow Tingle,長得很高,約六十米,大約二十層樓高,樹幹很粗,達四十米,要廿多人才能合抱,樹齡閒閒地四百多歲,大可能和我們明朝的祟禎皇帝份屬同一年代。
怪不得這裡的雨林步道夠膽以古帝國為名,步下高台,落在樹林的底部,抬頭四顧,方發覺剛才在架空天橋所見的樹木,原來如此神高神大,樹頂像是直插雲端,教人望眼欲穿,頸項也仰得發痛,屈指一算,這裡的大樹芳齡數百,有些更是不知年,大約就在明、清年間發芽,世上一個又一個顯赫皇朝早已煙消雲散,無言的大樹卻一株又一株仍在笑傲蒼生,雖然有些難逃枯死的命運,卻奇妙到竟附著新樹再生。已頽然倒下不起的又如何?依然有好奇的遊人青睞,駐足細覽,橫卧的逾百呎巨樹,實在難得一見,巨人即是巨人,雖然倒了下去,仍然魅力不凡。另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巨擘,堅強得驚人,樹心枯萎得掏空了,僅餘外殼,還誓要撐著,勢不倒地,這些空心老樹的吸引力超凡,遊人最愛投懷送抱,鑽入樹殼取景,有時要排隊等候哩。
淺嚐蜂蜜酒
Walpole 最令我回味無窮的,是一種叫做 Mea d的飲品,甚麼是 Mead?其實是酒,原料很普通,是用營養豐富的蜂蜜發酵釀製,酒精含量不低,約12.5%,味道甜甜很易入喉,我幾十歲人還是第一次聽聞、第一次試飲,殊不知這種酒的歷史原來十分悠久,可能是人類最早出現的美酒,古埃及和希臘時代已有記載,人們叫它做仙露,飲後精神奕奕,能消百病,真的那麼神奇?可能是古前人類生活艱苦,不像現代人豐衣足食。飲蜂蜜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人也精神一點,加上蜂蜜含有維生素、蛋白質、鐵質、鈣質和多種天然的糖份,飲這種酒就好似食補品般有益。
Bathlomews Meadery 的嬸嬸不只請我們飲美味的甜酒,她們還有自家製蜜糖薑雪糕 Honey Ginger Ice-cream,美食當前,我們怎會「搞搞震冇幫襯」?本來女人不應多吃生冷食物,但雪糕內有滋補的蜜糖,又有薑汁驅風散寒,還有甚麼好擔心,來一吧!www.honeywine.com.au
海浪中的大象
澳洲西南部的海岸,令我想起南澳洲的汪洋之路 Great Ocean Road,雖然西南一隅遊人稀少得多,大海卻沒有偏心,同樣努力雕塑著一岩一石,我們怎好枉費海浪的一番苦心,當然要去威廉灣國家公園看看,這個 William Bay National Park 有兩個好去處,一個叫做翠綠池 Green Pool,另一個是大象石 Elephant Rocks,尋訪這兩名勝可有點辛勞,要在岸邊的岩石群行上行落,頗有尋幽探秘之感,在海邊找翠綠池,一定是開玩笑,這兒的海藍得要命,怎會變出一個綠色的水池?文人多大話了吧,誰知石縫中忽現青光,其實因為水較淺,反映成綠色而已。大象石卻有點名不副實,橫看側看連個象鼻也沒有,恕我的想像力太有限,看不出來。
五十公里外的 Albany,另有兩個海岸奇觀等著我們,就是大夾縫 Gap 和自然石橋 Natural Bridge,未看都心裡有數,會是何等景像,可是到達現場,更覺震撼,尤其是大夾縫,簡直有先聲奪人之勢,嚇得我不敢行近觀看。這個夾縫,由兩堵垂直的峭壁組成,海水硬生生地刷出中間一條狹長的窄道,疾風隨巨浪迫撲進去,發出狂傲的呼嘯,浪花飛濺而至,像要把我一同捲進風浪之中,嚇得我退避三舍。
這個鬼哭神號般的夾縫,在地球漫長的歷史,尚算年輕,只出現了五十萬年,可算是個嬰兒,也怪不得他哭哩,因為硬要他和母體分離,他的媽媽是誰?去了那裡?原來他的母親是南極洲,因為大陸板塊移動,被迫撕裂,漸漸飄遠,至今每年仍繼續遠離五厘米,大夾縫只能天天對著南大洋的巨浪哭訴,真可憐呀。
不遠處就是天然石橋,不就像汪洋之路所見的景緻麼?記得有個叫做倫敦橋的,曾經忽然塌下,橋躉的另一邊頓成滄海孤島,尤幸當時無人墮海或傷亡。人們總是健忘,年青的基斯或許沒聽說過那次意外,否則怎會帶眾人去行石橋?我遠遠目送他們,看著南大洋的巨浪,倏地吞噬橋面,真為他們心驚,下一個鏡頭,會不會是連人帶橋消失?
年輕人總愛追求刺激,定會笑我裹足不前,杞人憂天,為何不敢踏足石橋,躲得遠遠幹甚麼?
站得高反而看得遠,原來這兒的日落更覺迷人,大家千萬別只顧著看石橋,忽略如此燦爛的一幕。看!那一度金光,橫空而出,搶盡鏡頭。
下回預告:5 千目怪山
來!登上二百呎高的加利樹,考考膽量。
我僅登上第一個瞭望台,離地面七十五呎,遙望在下面避雨的團友。
下一站,已到了巨人谷 — Valley of the Giants。
倒下了的巨樹,一樣可觀。
樹木的生命力多強,底部已掏空了,仍然挺立不倒,難怪遊人排長龍與它合照留念。
在樹窿內仰望上蒼,感念造物者的奇妙。
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這兒的古樹,年代甚遠,堪稱樹王。
我們在巨樹叢中開餐,雖無美食,但有難得的新鮮空氣,及偌大的空間感,好一個天然大食堂。
在William Bay 國家公園觀浪,好寫意。
Natural Bridge還能頂得住多少次巨浪擊拍?
The Gap!她澎湃的聲音,真的很驚人!
海浪的形態,變化無窮,煞是好看。
這兒是Green Pool綠池,有沒有改錯名?
海水的顏色很有趣,由於水的深淺不同,藍綠有緻。
夕陽西下,教人迷醉,找個安全的位置細賞。
一抹金黃,橫空而出,令小島生色。
甜美的蜜糖酒Mead和奶味濃郁的蜜糖雪糕,教人難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