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媽媽去觀星,沒有拍照,但從Internet找到觀星導遊格力的Blog,他的樣子怪不怪?
五 勇闖澳洲西部(柏斯 - 達爾文)
第十一至十二天 埔冧自由行
在酷熱的小城,要呆兩天真是件苦事,是日唯一安排了的觀星活動,要等到晚上七時半才出發,其餘時間怎消磨呢?這地除了個電纜海灘 Cable Beach,似乎沒有其他特別的景點,可是,去火爐似的沙灘,人也會變成熱鍋上的螞蟻,我絶對怕怕,要去沙灘,只宜兩個時段 ─ 去看日出和日落,然而,經過十天艱苦之旅,誰會儍到難為自己,半夜三更起來,等待五時半日出?也罷,立定決心呆等多半天,靜待下午五時半的日落吧。
過慣了頻頻撲撲,有阿甘妥善安排旅遊活動的日子,忽然終日無所事事,十分失落,最慘是聞得阿甘說,下一段的領隊是個煙民,雖云經驗相當豐富,但一想起未來十天要吸二手煙,情緒立時跌到谷底,幸好旅舍有免費穿梭巴士,可以去巿中心散散心。聞說這兒有個唐人街 China Town,可是在街上溜一會,只發現一家小小的唐人雜貨鋪,叫做阿榮的店 Wing’s Store,果然越是山卡啦之地,就愈會發現勤勞的同胞,這店的貨色其實也不特別豐富,午間熱得厲害,還是馬上鑽到商場超巿去嘆冷氣。
好不容易捱到五時,熱氣沸騰的沙灘終於開始降溫,我才夠膽邁往海邊去。這沙灘好寬廣,看日落一流,但她的名字一點也不優美,名叫電纜灘 Cable Beach,以紀念一八八九年的盛事 ─ 由爪哇至埔冧的電報通訊纜順利完成。細看米白的細沙上,有點古怪,為何有許許多多的小孔,呈放射式,像外星人畫的圖案?這裡當然不會有外星來客,可是,誰會那麼無聊,在灘上畫這些圖?一定是海洋中的小生物,可惜我眼力拙,守候良久也發現不到是甚麼東西搞的玩意,連小蟹也看不到一隻。雖然電纜灘的日落,美得沒有叫我失望,但也只不過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景緻,反而這些有如外星人留下的圖型,更令我驚喜。
記得讀大學時,有位女書友曾說,看日落比看日出好,因為日頭好快下山,不會浪費時間。可憐在求學階段,讀書已令人忙得無機會看旭日初升的吐露港,畢業後要捱世界,更加機會難逢了,不過我倒覺得沒所謂,日出和日落的景色有啥分別?只是太陽出沒的方向不同罷了,誰知多年之後我會改觀,因為有機會和老公去台灣的阿里山等日出,從天黑等到天亮,凍到打震,足足等了幾個小時,雖然終於中了空寶,因為只見雲海不見日昇,但早晨置身高山,寧謐的氣氛、清鮮的空氣、飄渺的鳥唱,令人有超凡脫俗的感覺,經過朝氣的洗禮,迎來清爽明亮的一天,多愜意!
日落始終不及日出可人,縱然色彩多麼醉人,卻遠不及日出的變化多端,加上空氣累積了塵世整天的俗氣,更是難得會新鮮,尤其看著太陽一點一滴的沉下,溫暖漸去,黑暗逐漸吞噬天地,便打從心底裡生出莫名的悽涼和恐懼。
年紀越長,越怕看日落。
黑夜,更令我恐懼,記得年輕時,約十三歲吧,開始漸懂人事,經常聽到非禮、強姦的新聞,不只嚇到不敢去夜街,就算日光日白,也驚到不敢一個人外出。今次觀星由「大隻」領隊阿甘率領,少擔心好了。
這次星空奇遇,對背包客來說,所費不菲,觀星兩小時,共銀六十五澳元,約四、五百蚊港幣,卻並非由甚麼天文學會或天文學家主辦,而是由一長髮披肩的中年鬍鬚佬帶隊,這位名叫格力 Greg Quicke 的天文發燒友,究竟何方神聖?看他神高神大但不英俊,一把金髮掃到腦後,束成一條辮子,準時驅車來到背包客舍管接送,卻原來只有三個人客──阿甘、我和另一位女團友,其實再多人也不行,因為他的旅行車已塞滿巨型望遠鏡及器材,吓!莫非今晚只得我們幾個人?轉念之間,車子已搖搖晃晃闖進黑暗之中,向著沒有街燈的郊外進發。
半小時的路程,因為天黑黑,無景可觀,變得好漫長。
一到埗,阿甘即時狂噴蚊怕水,並戴上帽子保護他那光亮的禿頭,我才發覺不妙,我們三個「新血」,茂茂然來到荒山野嶺,這裡定已埋伏數不清的餓蚊,唉,簡直是送羊入虎口,事不宜遲,馬上有樣學樣,大灑「化學武器」,希望今晚的蚊叮,不會多如天上繁星。
驚魂未定,前面忽現鬼影重重,幸而聽見格力「哈囉」之聲不絶,原來那些「鬼」,是「鬼佬」的「鬼」而已,其他參加者自行到達,早已在此守候,好了,有十多人壯烈犧牲,先行餵蚊,我的蚊傷應不致太慘重吧,可是我錯了,那些蚊子少有機會嚐中國人的熱血,怎會放過飽餐一頓之良機?終於,在浪漫的星空之下,我逃不過毫無憐香惜玉的惡蚊之突襲,在悶熱的晚上,癢得要命,兼且汗流浹背,很不好受。
在眾人慘烈地餵蚊之時,格力已熟練地架起兩套觀星望遠鏡,娓娓道出他的傳奇故事,原來此君本來是個潛水員,在埔冧這兒採珍珠,因為工作關係,要熟知潮水漲退的情況,因而對月亮產生好奇心,事關月亮的引力導致潮汐,後來命運安排,他轉工做技術員,離開了海洋,在西澳洲金巴里 Kimberley 一帶的郊野工作,經常要露宿 Swagging,像澳洲開荒者那樣,蓆天幕地,晚晚對著無限星空,觀察大自然的無窮變化,玩味著宇宙的奇妙韻律,對著無語的蒼天,自學天文知識,竟然成為半個專家,改行自任老闆,做其天文嚮導去了。
格力調校好強力的望遠鏡,將遠在天邊的星體,變成近在眼前,我本想老實不客氣,一個箭步搶前去霸頭位,但礙於女性應有點矜持,且身為中國人該有謙讓的美德,所以甘於後人,禮貌地排隊,幸好老番都有點紳士風度,不用多久,我便正式觀星逐月。
眼前的景像,究竟是真是假?一閃一閃的小星星,像鑽石在天邊閃耀,亮晶晶,多美呀,但經望遠鏡一看,露出原形,原來是灰灰白白的石頭,唉,白雪公主變了灰姑娘,毫不吸引。最慘情是那月亮姐姐,數千年來,時而淡掃娥媚,時而豐滿圓美,讓我們凡間的文人雅士,生了多少遐想,誰知那望遠鏡像變了照妖鏡,揭開了她的真面目,竟像沒有化裝的豆皮婆,滿目瘡痍,叫人不忍卒睹。真像揭穿了,竟是個殘酷的現實,多悲哀。
還是那遙遠的銀河系教人驚喜,肉眼看起來像雲似霧,英文很妙,喚作 Milky Way ─ 奶白之路,在格力的望遠鏡下,像銀白色碎鑽凝聚成的帶子,瑰麗無比,怪不得中文稱之為銀河,幸好格力未儲夠錢換一台更勁的遠望鏡,否則銀河現出本來面目,現出一堆亂石,那便大煞風景了。
鏡頭之下,我發現星星原來並不一定是銀白色,有個星體,可惜我老人痴呆,忘記了叫甚麼名字,它旁邊掛著兩顆衞星,一粒看起來紅紅的,另一粒卻呈綠光,好奇怪。但我覺得更怪異的影像,就是土星,圓圓的球體,像玩「呼拉圈」,腰間有個環,扁扁平平,似是人工畫上去的幾何圖案,稀奇古怪,我想,五百年前當伽俐略首次看見土星時,他跟我的感想可能不相伯仲。
若不是格力提醒,我那會注意星空在轉,只怪那些星體都是靜悄悄、不動聲色地冒起,時為十時,天空星宿的佈局,跟兩小時前我們剛到之時大不相同,真是越夜越美麗,然而正當大夥看得興起,觀星活動已到尾聲。
今晚的經歷,令我對黑夜改觀,來自極度光污染之香港地,「一閃一閃小星星」只是掛在口邊的歌詞,難得以肉眼相迎,原來漆黑的天幕,竟是如此多姿多釆!
靜養一天,再迎接西澳洲的下半段旅程,我要面對的領隊,會是怎樣的一個人物,很快便有分曉。
下回預告:16 尋鱷記
他這個開工Look正常好多,我們就是靠這支大型望遠鏡賞月觀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