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莉亞的攝影技術也不賴,而且像個導演,係要我扮個滑浪甫士,唉,我又點會識呢?求其啦!
五 勇闖澳洲西部(柏斯 -艾斯佩蘭斯)
第五天 古怪海浪石
昨天去海灘睇浪,今天繼續看浪去,不過,此乃另一版本,並非流動液態,而是固態,真是大開眼界!
到那裡去看?一個名叫海頓的小城,她之所以出名,並非擁有靚海灘,而是怪石多多,最怪的一块,名為海浪石 Wave Rock,高達十四米,長約一百一十米,驟眼看來,似有一個四層樓高的超級巨浪席捲而至,卻忽遇魔咒,瞬即停住,連色彩也被魔法變走,換成橙橙黑黑、長長彎彎的垂痕,頗像跳跳虎的花紋和顏色,趣怪得很,引得我連連拍照。團友瑪莉亞發覺我一味顧著拍攝石頭,總不與怪石合照,看不過眼,硬要搶我的儍瓜機,為要撮合我和海浪石。難為了這位紅娘一片苦心,我半推半就站到石前,讓她為我拍下到此一遊照片,誰知這個女子相當搞事,還要我落力演出,扮沖浪客踩滑浪板的英姿,我那裡有這本事?饒了我吧,俯身爬浪可以嗎?多虧她好管閒事,後來有報章訪問我的旅遊經歷,起碼有這麼一張照片,證明我曾目擊怪石,沒有吹牛。
雖然這石以海浪為命,但它奇特的浪紋,並非由海浪塑成,而是由雨水侵蝕而致,紅紅黃黃的顏色,是由於岩石裡的碳酸鹽和氧化鐵產生的化學作用,而黑色的紋路,要拜多年來海藻聚生形成。究竟要經過多少年月,才孕育出這一奇觀?
原來相當漫長,以一年時間作比喻,一月一日是地球的生日,而今天已到了十二月三十一日,即全年的最後一天,首七個月,地球發生何事,完全是個謎,直至八月二日,這區的岩石仍在地殼深處,混混沌沌,到十二月二十日,海頓的岩石終於到齊現址,但尚要在地底磨蹭,等待風化的洗禮,至十二月二十七日才首見天日,延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最後一秒,出現地殼變動,一眾海頓怪石終告彈出地面,繼而定型。至於我們人類是在甚麼時候面世?原來比海浪石更姍姍來遲遲,竟在除夕夜的最後半秒,才施施然露面。
海頓的其他怪石是何模樣?我只有時間看了另外一個,樣子挺可愛的,名叫河馬的呵欠 Hippo’s Yawn,近看沒甚麼,得個大石窿,要行遠一點才見玄機,就像一個河馬的大頭擱在地上,張開大嘴巴,要是踫巧有遊人走進大口,那景像更趣怪。
最後,輪到今次旅程的壓軸之行,那是在歌利鎮 Corrigin,一處沒有甚麼歷史的角落,然而人情味很濃,幸好不是昨天來,否則我會很不自在,為甚麼?因為這是一個墓地,大吉利是,高高興興來遊玩,看墓地太掃興了吧?
這其實是個非一般的墓地,不是為人而設,為誰呢?就是人類的好朋友──愛犬。這兒的狗真矜貴,死後竟有一個犬隻專用的墓園,實在要多得 Strike 的主人,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向政府爭取一片樂土,讓他的愛犬安息, 後來陸續有愛犬之士聞風而至,墓園漸見規模,入口處更設有幾呎高的狗隻銅像守護,我向來怕狗,但亦好奇入內看看,眾多的狗墓碑寫了些甚麼?
這篇新詩體裁的墓誌銘可算代表作,足見主人情深義重:
JEDDA 1982 - 1998
In memory of the greatest dog that ever walked, talked or danced.
She chased rabbits, but only to play.
She chased dolphins, just to say g'day.
She swam like a fish, danced like a horse.
Now she's travelled the full course.
姐達 1982 - 1998
懷念曾經同行、談心、共舞
全世界最正的狗狗
她追逐兔仔 好想同佢地玩
她追蹤海豚 為了打個招呼
她入水游似飛魚 舞動勁似駿馬
如今雖然玩完 可說一生完滿
我這五天旅程也告完滿結束,原來這次並非失望之旅,總體來說簡直是喜出望外,澳洲西南一隅暗藏如此多的奇美景點 ─ 原始溶洞、古樹帝國、蜂蜜美酒、雪白沙灘、海浪奇石,加起來就是一個完美的生日旅程,真的感恩。遊人鮮到的西澳洲,一個小小角落已令人如斯驚喜,未來二十一天的浩瀚之旅,肯定豐盛得多,好期待呀!
下回預告:
西澳洲之旅廿一天
這位瑪莉亞,不知何解,係要迫我同海浪石合照。
位於海頓巿的Wave Rock,好奇怪的固態海浪!
海浪石最高處約有十四米,大概四層樓高。
紋理相當有趣,是氧化的結果。
河馬打呵欠,像不像呀?
光著腳的就是我們的領隊Chris,五天以來,他甚少穿鞋。
狗之墓 — 緣於一位阿倫兄,要求撥地埋葬他的愛犬Strike。
這就是開墓功臣 — 第一隻葬在此地的犬隻Strike之墓。
想不到狗之墓辦得很有規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