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途看到不少花籬,有的較簡陋,有的較有派頭。
早上九時左右,十多人分坐兩部小巴觀光去。司機是本地人,一頭天然鬈曲的黑髮襯著黝黑膚色,衣著很有趣,上身是熨貼的短袖恤衫,下身卻圍著及膝黑布裙,腳踏涼鞋,英語不錯,雖然略帶本地口音。
我們經過市區,向郊外進發,有少許童年新界遊的感覺,不過,這兒村落的建築則十分奇特,遠看像個橢圓形大涼亭,周圍有多條木柱支撐,中間空洞洞,有的在周邊放了家具;有的則在木柱之間掛著捲起的簾子,內裡一目了然,Mark 哥轉述司機所說,這就是傳統村民的家,一家大細甚至幾代人共住,非常重視家庭團結,可是,並無私隱可言,因為就算是朋友來訪,也是齊齊打地鋪。另外,家中各人若出外謀生,所賺的一分一毫也得全家享用。每逢週日,一家人總會共聚天倫,連我們這些家庭觀念濃厚的中國人也自愧不如。
本地人叫這種大涼亭屋子做花籬 Fale,據說因為祖先輩生活困苦,那有錢起屋呢?現成的的物料也匱乏得很,只得用幾條樹幹圍個圓,之後搭個草蓋便是,亦無多餘的材料砌牆。雖然難免風吹雨打,但勝在三百六十度通風,轉眼已吹乾,難得是今時今日,還見到這種簡約的風俗!
司機在一所修葺中的舊教堂旁邊泊了車,帶眾人沿斜路步往海邊,再轉往一個山洞去,內裡另有乾坤,是個涼快的清泉,但卻嚴禁本地人游泳,只供遊客享用。
部分船民已熱得要命,一見清徹的泉水,便顧不了許多,就地寬衣,玩水去了,游入那黑黑的洞穴,沒多久,量子跳的阿湯醫生,掩著前額游出來,哎吔,竟然不慎被洞壁的尖石擦到掛了彩,要勞駕靚太療傷,真是欺山莫欺水呀!
下回預告:3.5 秘製椰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