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城的晚上,燈光映照之下,令人眼前一亮。
第六天 亞雷基帕 Arequipa
首個活動,由零時展開,我們是日要坐通宵巴士由納斯卡去亞雷基帕Arequipa,這個秘魯第二大城巿在海拔二千四百米,被活火山環抱,有溫泉可嘆,又有全世界最深的峽谷,但我先要克服的,是那令人頭痛的高山反應。
黑夜登山進白城
今次的車子非常新,廁所乾淨,且有熱水供應,靠背可大幅度調校,座位差不多像鋪睡牀,我從來沒坐過這般舒適的旅遊車,心想,在這黑壓壓的車廂,肯定好容易倒頭睡去,九小時後一覺醒來便到埗,精神奕奕開始新一天的活動,多棒呀。可憐我鄰座的莎拉,一上車便苦不堪言,看她一百公斤的身軀,在黑暗之中,要斜斜地「攝」入窗口位,多麼痛苦,只怪車子為矮小的高地人度身訂做,以她那龐然的嬌軀,當然連轉身也不夠位,非常委屈。比亞也很倒楣,因為後面的乘客整晚嘔吐,她又豈能安睡。我算夠運,車子整夜不斷向高山進發,只覺得有點胸悶而已。
夜半三時後,天色由黑轉灰,到五時天色漸白,我才看見身處懸崖般的山路。亞雷基帕早於一五四一年建巿,就在西班牙人佔領翌年,他們稱之為白色城市 White City,原因之一,是當地建築物多以一種很淺色的石Sillar砌成;原因之二,在殖民地時代,這城由白人建造及聚居。而在秘魯方言,意思很不相同,Are 是山的意思,而 Quipa解背後也。我們穿過重重高山後終於入城,在殖民色彩濃厚的女皇陛下酒店 Hotel Su Majestad,我又獨佔一房,樓底有五米高,雖則外頭烈日當空,關了窗門便陰陰涼涼,舒服過嘆冷氣。這地建築有一特色,園子裏總有個大瓦缸像打翻了,斜斜擱著,不知何解?
秘魯傳統燒烤餐
今午終於有餐安樂茶飯,阿文說有家傳統餐廳不錯,經常客滿,大家躍躍欲試。講到食,其實香港很多旅行團都以包足一日三餐作招徠,但這種鬼佬團卻不同,特色是自費吃午、晚餐,領隊會建議不同消費水平和特色的食店,閣下適隨尊便,十分民主和自由,可惜因本團人數太少,經常要全體一起用膳,不能搞個人主義,單獨去覓食。
這店主打是各式烤肉,奇伯點了大家都不敢試的烤白老鼠全體,還請我試食,我最貪小便宜,毫不客氣地手撕了一隻老鼠髀,其實像我尾指大小而已,秘魯人叫白老鼠(即 Guinea pig) 做Cuy,名字很傳神,因為牠們的叫聲確實是咕咿-咕咿,而且樣子純良可愛,令人不忍食其肉,原來吃起來又嫰又可口,唉...罪過罪過!
我想試龍蝦湯,但沒有貨,只好點三色烤肉,一次試勻牛豬雞,但烤得太乾且份量太大,勉強吃了一半,便要住口。山楂昨日嘔完,今日誓言食餐飽補數,點了頭盤和主菜,然而只吃了一小半,宣告棄權。莎拉胃痛,只點了個頭盤沙律,淺嚐即止。終於眾人浪費的多過吃進肚子的,看來我們對秘魯傳統食物期望過高了。
飯後去廣場蹓躂,街上有個男扮女裝的流動小販賣糖,為了吸引顧客,男人之家塗脂抹粉,相當詼諧,吓,還裝上一個假胸,膠胸全露,啋!吾不欲觀之矣!比亞雖然即將為人師表,竟然撲上去合照,樂不可支,又見人家揾食艱難,所以幫襯買糖,此君大為感動,為了再搏紅顏一笑,在裙底掏出一個大大的塑膠道具,哎喲,我一看,禁不住說聲:啋啋啋!
簡直傷風敗俗!
唔...我還是去修道院吧...
聖凱瑟琳修道院
下午自由活動,獨自去聖凱瑟琳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,看看這個四百多年歷史、被聯合國納入世界文化遺產、佔地二萬平方公呎的富婆尼姑庵。本來這個避靜所閒人免進,但在五十年前地震後,因遭破壞而要重修,修女都移居別處,重建後的修道院改變規則,對外開放。
修道院原本素白的牆壁,有的髹上橘橙色,有的塗了彩藍,但內裡的房間依然素淨,大大小小的廚房仍舊熏黑,提醒人們數百年前,最初在這裡修道的富家女,每人至少有一個甚至多達四人服侍,為她們預備飲宴所需。原來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習俗,會將次子或次女獻身宗教服務,而修道院一般只收名門淑女,每人要獻金二千四百銀幣,約等於今天五萬美元,院裏曾住四百五十人之多,到十九世紀末才大改革,規定修行再不准帶同侍婢。
在院內很易迷路,因為房間佈置差不多,而且修道院佔地很大,沒多久我便雙腳發軟,此時,忽然看見一個有趣的指示牌──Baño,即是浴室,我馬上精神起來,修道院的浴室會是何等模樣呢?真的十分好奇,要跑去看個究竟,原來是個石砌的大池,似楊貴妃華清池那款,但這個則較大,且是長方形,設計雖則甚為樸素簡約,然而不只我感興趣,現場已有三位男士看到興味盎然,在這個昔日的禁地流連忘返。
高高的厚牆背後,數百年來寄居多少與世隔絶的修女,不得而知,雖然外人看不到她們,甚至根本不曉得有這一群人存在,但她們毫不介懷,甘於一輩子在這兒默默堅守自己的信仰,一代一代接下去,為世人祈福。亙古至今,無言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去為他人著想,又豈只這些俢女呢?我等師奶一族經常為家人捱到眠乾睡濕,世界上又有沒有展覽館表揚這種高尙情操的呢?
雪糕凍飲做晚餐
幾位年輕人腸胃早已不適,加上秘魯傳統午餐份量太大,人人到了晚上仍沒有胃口,童心未泯的比亞竟然提議食雪糕做晚餐,吓,她早一天才說肚瀉,還敢吃生冷食物,難道腸胃有特殊結構乎?入夜寒氣迫人,當然要保重身體,我已經凍到開始打冷顫,可否去食一些實質的東西呢?奈何民主專政,其他人都不反對雪糕當飯吃,我一人只得一票,少數要服從多數,惟有見步行步。
幸好雪糕店有現烤三文治和熱飲,我勉強湊合一頓晚餐,增加一點熱量。唉,若我是小孩子便好了,完全不用左擔心時右擔心,高高興興去選心愛的雪糕,大快朵頤,像比亞一樣。看她興奮地點了香蕉船,和一杯青檸沙冰;仍然胃痛的莎拉,叫了杯雪糕;山楂則吃雪糕筒;塔比和阿文醒目,只飲熱朱古力;奇伯食至愛漢堡包。原來有大半人沒有吃雪糕,只是尊重特別想吃的比亞而已,實際是多數禮讓少數,有這樣包容的團友,相信旅程會很愉快,若世上人人都如此寬容和包涵,你說生活會變得多麼可愛!
終於,比亞只吃了幾口香蕉船便再難下嚥,剩了大半,我雖然擔心她的健康會越來越不濟,但又不敢說三道四勸她,事關年輕人最怕師奶囉囉唆唆,等適當時機才曉以大義吧!
是夜,輪到瑞士隊中招-塔比瀉了四次,山楂更破了她的紀錄!
下回預告:7 攻克高山症
通宵巴士的座位可以調得很低,差不多像鋪睡牀,對我來說頗舒適,大隻佬則有點迫。
光暗對比,樑柱的雕刻格外醒目。
殖民色彩濃厚的女皇陛下酒店Hotel Su Majestad。
酒店房外的大瓦缸像打翻了,斜斜擱著,不知何解?
是日終於有餐安樂茶飯,一試秘魯傳統餐廳。
以傳統特色作招徠,餐廳客似雲來。
餐廳主打是各式烤肉,最特別是左上角的Cuy,即Guinea pig白老鼠。
烤白老鼠來了,鼠腿如我的尾指大般大小,把它撕下來,都覺得有點殘忍。
其實就算單點一個湯,已夠飽肚。
這裡的主菜,份量很勁,我只能吃下三分之一。
聖凱瑟琳修道院,重建後對外開放,揭開神秘面紗。
甫入內,即見大字Silencio,我雖然不懂西班牙文,也估到是肅靜之意。
修道院有點像迷宮,遊人很易迷路。
穿過橙紅色的長廊,進入藍色為主調的園子,顏色對比十分強烈。
有沒有興趣看看Baño?這浴室令我想起楊貴妃的華清池。
路經洗手間,但這個是古物,只可遠觀。
走進室內,卻是灰白的世界,一片孤寂。
以前的富家女修道,可帶侍婢照顧起居飲食。
既然出家修行,何用這麼大的廚房?
男扮女裝的流動小販在公園賣糖,為了吸引顧客,塗脂抹粉,裝「胸」作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