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日雲層甚低,仿如置身仙境,讓我們下車感受一下。
第十四天 庫斯科-澧華士徑 Cuzco - Lares Trek
今天是我一生人首次登山露營,最遺憾是無緣行印加古徑,因它二月份要封閉保育,所以我們要改行另一路線,很不是味兒,為甚麼?聞說古徑有古老的石梯、隧道和木橋,跨越河流、溪澗、山谷、綠林和高地,一路上與奇花異草、稀有鳥兒和動物為伍,就算只能在全長三萬公里的古徑走一會兒,也不枉此行,真可惜啊!我們今次行的澧華士徑 LaresTrek,古蹟欠奉,幸好阿文說景色不錯,而且最高達四千四百米,不可等閒視之。Lares 在土語的意思是泉水,今天出發前可先泡個溫泉,之後才開始「醃咸魚」,至行畢全程三十五公里,才會投棧搞衞生,好慘!
溫泉廁所奇遇記
第一天行程很嘆,坐車多過走路,先經神聖之谷到庫加鎮 Calca 與工作人員滙合,三位身兼廚務及雜務、個子小小的本地人,正在該巿辦補給,這兒似乎是登山旅行團的集散地,附近還有其他團隊雲集,正從街巿拿著大包細包塞進各自的旅遊小巴,令巿面忽然十分熱鬧。
經歷兩小時的車程,穿越蜿蜒的山路,終於到達出發地點,我此時已是內急難當,如熱鍋上的螞蟻,但阿文卻施施然說,溫泉有廁所,為免腳下出現小溫泉,一下車我便直奔溫泉入口,用極度有限的西班牙語,問看門大嬸,廁所在何方:班尼奧 Baño?
大嬸笑咪咪地指指溫泉入面,答我:Baño!哎呀,我才記起廁所和浴室同樣叫做 Baño,我惟有做動作配合,半踎著看著她,但大嬸還是指著那溫泉,算吧,只好闖關,稍後才補交入場費,於是在大嬸的叫囂聲之下,絶塵而去,慌慌張張地訪尋「方便之門」,可恨的廁所,竟然在溫泉區最深入之處。
溫泉草棚開火鑽
驚魂甫定,我補交了溫泉的入場費,最後卻放棄泡露天溫泉的機會,別笑我浪費金錢,我們全團人亦只有瑞士二姝下水而已,果然是少不更事,君不見那泥黃泉水,全然沒有冒煙,水溫肯定是溫吞吞,浸完也不暖,出水芙蓉分分鐘會著涼,再去行山露宿定必沒命。瑞士二姝來自寒冷國度,並為足球健將,無怪後生可畏。
我無所事事,只好倚欄觀看,最難忘的鏡頭,就是當地人一家大小高高興興來浸浸,其中一家就地脫去外層衣物,剩下內衣褲,再除掉鞋襪,露出那黑黑的腳趾,是太陽曬黑還是污漬,不得而知,總之誰也不會先去旁邊的花灑沖身,便撲通跳進溫泉,十分簡便,但泉水的衞生則變得相當可疑,令我誓不落水之心更加堅定。
回頭一看,原來登山三人組已在草棚開火鑽,不知從那裡變出一大堆用具和食物來,主廚戴上廚師帽,狀甚專業,見我舉相機拍攝他在流動廚房作業,馬上笑盈盈望鏡頭作狀,其餘二人則默默地洗切,雖然我們言語不通,但看他們的樣子十分善良,工作又勤懇,不一會便布了個餐飲陣,包括鋪了枱布的四方膠枱和椅子,枱面排好一份份食具和餐紙,我本來以為行山露營,會像童子軍蓆地吃燒烤野餐,不料有此一著,主廚坐在小矮櫈,身旁有個一米高的折合式木廚櫃,面前有個坐地雙頭煮食爐,見他細意的煎炒,不時又檢視那個壓力煲,製作如此緩慢,設備這樣有限,食材那麼不足,如何餵飽現場十個肚子?
等了個多小時,終於人齊菜又齊,可以開飯,帶著滿腦疑惑和一副飢腸,我擠身入座,品嚐登山第一餐,頭盤是烤香草牛油蒜蓉飽,用圓形的本地飽包加工,咸香撲鼻,一咬下去,很美味,怎會又熱又酥脆呢?但只一小碟又怎夠眾人吃哩,希望還有其他主食吧,咦,怎麼再來的都是一人一小碟而已,牛油果沙律?怎夠飽呀?吃了才作理論,清鮮濕潤的,食完熱氣的麵包剛好潤澤一下味蕾。原來驚喜陸續有來,上了兩個頭盤,接著每人一碟熱湯,短短的時間已然泡製出濃香薯蓉菜湯,好厲害!主食是洋葱蕃茄牛肉飯,好豐富的一餐,最後嘆杯熱茶,太滿足了!
師奶能過著這種飯來張口,不用買餸、煮飯和洗碗的日子,多美好呀,一眾女團友都說十分羨慕主廚的太太,老公手勢如此了得,多幸福阿!此言差矣,君不見大吃大喝的乃是一眾團友,老婆獨留在家湊孩子,老公弄的美食,奴家那得幾回嚐?
登山大隊齊出發
團友嘆茶八卦之時,登山三人組在流動廚房那邊廂草草用膳後,便開始收執行裝,這時有個男童笑笑口的走過去打招呼,他個子很小,黑黒髒髒,頭戴舊舊的鴨嘴帽,身上一件殘披風,捲起的褲管露出一雙穿著涼鞋的泥污小腳,看他羞澀地接過煲內的剩飯和丁點兒餸菜,跑去和隨尾而至的父親分享,怪可憐的,我奇怪為何溫泉區竟讓小童進來討飯,後來才知這父子二人,是從山上來的馬隊,幫我們沿途運輸,男童名叫小馬哥 Marco,登山三人組隨即增加兩員,變成五人組合。
首天的行山活動,磋跎至下午一時,團友終於開始動身,由溫泉後山起步,目標是海拔三千九百米的偉嘉華斯 Waca Wasi。路很平坦,不太難走,只是偶有泥濘。路經一條小村不久,竟發現在這深山之處,有個頗有規模的足球場,塔比和山楂即時技癢,可惜我們若再不趕路,恐怕天黑也到不了營地。
未幾,小馬哥後發先至,拖著馬兒趕上我們,回頭一看,我始知登山五人組的陣容其實相當鼎盛,拖著數隻滿載行李的馬兒隨後殺上,這些馬匹較矮,樣子有點像騾,聞說在印加古徑,因為路險,所以只能靠腳夫搬運行李,反而在澧華士徑可以借助動物運輸,較合乎人道。我們停下來讓馬隊先行,趕在前面安頓一切,而小馬哥則要殿後,為何要童工押陣呢?因為他所備的馬兒,是作救急之用,以防不時之需,我和團友還替這小個子憂心,一邊行一邊頻頻後顧,怕他掉了下山,誰知他一手拖著馬兒,扯牠上高一層的山路,勇往向前,腳踐污泥而不懼,轉眼已在前面笑瞇瞇的恭候我們。
村屋園子做營地
行行復行行,四時左右進入小村,我以為今晚要在山頭野嶺露宿,誰知就在一家村屋的園子裡紥營而已,沒法體驗真正的野外生活,有點失望。但想深一層,全程有登山五人組悉心照顧,不用自己一手一腳搭建營幕,也無需動手掘茅廁,一到埗又有下午茶款待,這根本不是野外求生實錄真人騷,而是超值登山豪華遊。眾人鑽進村屋,圍坐享用滿桌子食物,有炸雲吞、爆谷和餅乾等茶點。五人組十分專業,我們行了三個小時,他們也是行同樣的路,但早已在搭好四個營,並在河邊掘了個流動廁所,備了下午茶,正開始弄晚餐,看來本地人個個都是飛毛腿,今次我們真的給寵壞了,淪落為好食懶非之徒。
為何置身屋內,越坐越寒氣攻心?喝了杯熱朱古力也不濟事,聽阿文說,這地是山谷,入黑轉涼,因冷空氣往下沉,去年他在這營地有個慘痛經歷,有次半夜氣溫降至攝氏零下十度,可是他並無準備,整晚瑟縮在薄薄的睡袋不能成眠,幾乎凍僵,不過他估計今晚不會太冷,可能負五攝氏度左右,多穿一點衣服去睡便不會有問題,吓!負五度?聽見也覺心顫,這晚可能會凍到變冰條,怎麼辦呢?唉,誰叫自己幾十歲還學年輕人去住營幕,真是活該!
趁天還未黑,我快快趕到河邊去,幹甚麼?嘻嘻,試下新屎坑。這旱廁很潮,是個鮮紅色的長立方體營帳,膠幕門設有拉鍊,十分有私隱,坑深一米,因膠幕稍稍離地,腳下四處生風,異味無法凝聚,可是若夜半要摸黑如廁,則會有山長水遠之嘆,亦恐有誤落深坑之險,要趁有亮光之際,好好熟習地形。
七時晚飯,我實在還未覺肚餓,不過天寒地凍,在荒闢山區,吃東西是最受歡迎的活動,先來個熱呼呼的蜆殼粉湯,再吃超薄片雞腿肉加炸薯和雜菜,之後眾人天南地北胡扯一番,屋內沒有火爐,只有熱茶暖肚,但我不敢多喝,以免半夜再上演一幕廁所奇遇記!
下回預告:15 雨雪紛飛闖高峰
登山露營首天,深入秘魯山谷,坐車多過行路。
到了補給小鎮,遇上許多旅行小隊在此掃貨。
登山前來個溫泉浴,如何?
不見池水冒蒸氣,令我完全提不起下水的興致。
登山三人組在溫泉區的一角架起臨時廚房,很有規模。
主廚斯斯文文,有條不紊。
終於等到開飯!排排坐,先來頭盤,從多數人的神色看來,似乎對食物質素有點疑惑。
午餐其實相當精緻,餓得很,先吃麵包,暖暖的,微咸而酥脆,好味!轉眼連牛油果沙律也掃清!
熱辣辣藜米湯,驅寒妙品!
有飯吃!太好了,登山更有氣力!
飯後嘆杯熱茶,好滿足的一餐!幾乎不願動身!
下午一時,開始登山之旅。輕裝上路,多瀟灑!
我們的小嚮導 — 小馬哥,樣子有點害羞。
深山中一個足球場,青山環抱,溪水奔流,妙妙妙!
溪旁這個紅彤彤的小營帳,是個流動廁所,習習涼風,是最佳的除臭劑!
行了三個多小時,來到小村,早已有工作人員搭好營舍,恭候我們!
來個下午茶點,補充體力。
剛吃完下午茶,只因外面邊天已漸黑,寒意迫人,大家都不願離席,賴著不走等開飯!
主廚又忙著做晚餐,我們對他的手藝已是信心十足。